頸椎病早期,x線表現(xiàn)為生理曲度改變,骨質增生,椎體排列失穩(wěn)。頸部前屈時。最大的壓力與扭曲力位于頸5,6間隙。長時間低頭工作或單一固定姿勢頸部始終處于前屈位,使其長期處于高壓力與高扭曲力狀態(tài)下,易引起退行性變。其主要病理改變是:早期為頸椎間盤變性,小關節(jié)軟骨的退行性變性。髓核的含水量減少和纖維環(huán)的纖維腫脹、變粗,軟骨變薄破損,椎體邊緣骨質修復增生并形成唇樣骨刺。頸曲是反映頸椎平衡的重要指標,它表現(xiàn)了頸椎與椎旁軟組織之間相互關系。因此在各型頸椎病中,頸部側位x線片中頸椎生理曲度的改變最常見的影像學表現(xiàn)。生理曲度的改善與癥狀體征的消失呈明顯的正相關。
根據(jù)寰樞關節(jié)的解剖,理論上正常人頸椎張口位寰椎兩側塊與樞椎齒突問的距離呈對稱性,左、右寰椎側塊及寰、樞椎兩關節(jié)面等寬,且寰椎兩側塊的外緣與樞椎兩關節(jié)突外緣在一條直線上,第二頸椎棘突與寰椎齒突在同一軸線上。前屈側位片中觀察組成角位移、水平位移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通過診斷,及時藥物、針刀療法治療,盡快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使組織供氧增多,促進炎癥吸收,增強了組織再生能力。
總之,早期的x線仔細觀察,結合臨床即可據(jù)其早期頸椎病的線征象做出較明確的診斷。既方便快捷,又經濟實惠,是早期頸椎病患者的首選檢查方法。
- 上一篇:教你十招防預頸椎病
- 下一篇:刮痧治療頸椎病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