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yī)的角度分析,寶寶免疫力低的話是經(jīng)常會有外邪侵襲致病的,其實生活中家長們是可以通過一些中醫(yī)的方法來增強寶寶的免疫力的。
中醫(yī)稱:“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正說明了正氣虛弱,免疫力差容易造成外邪的入侵,即病原體的感染,以致各種疾病;若自身之免疫力調(diào)節(jié)得當,則外邪不易入侵。
因此,要讓小朋友百病不侵,降低過敏機會,首要就是提升自體免疫力。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免疫力提升,生病的機會自然減少,疾病少了,氣色就會變好,食欲也會跟著增加,身體自然強壯。
遇到罹病初期的小朋友,除了主要治病的藥方外,桂枝湯的口感不錯,可以調(diào)理體質(zhì);平常也可多食用小建中湯增加抵抗力;玉屏風散、四神湯、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也是不錯的調(diào)理方式。此外,也提供多帖藥膳,供家長們于外邪侵入期幫小朋友調(diào)節(jié)免疫力。
治療外邪侵入初期處方
一、 驅邪姜湯
材料:老姜100克、黑糖50克、水3碗。
作法:將以上3種材料煎至半碗,溫服飲用。
二、 桂姜粥
材料:桂枝10克、老姜四片、甘草3克、紅棗10克、粳米100克、適量水。
作法:先將桂枝、生姜、甘草、紅棗洗凈,煎取藥汁去渣(大火后文火煎煮15分鐘)。將粳米淘洗干凈,加水煮粥,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煮成稀粥即成。(咽喉嚴重腫痛者要小心)
外邪入侵后調(diào)理處方
材料:山藥60克、百合50克(以上兩藥量可自調(diào)),冰糖、水適量。
作法:山藥去雜質(zhì)洗凈后,加入水、冰糖煮熟后即可食用。
平常調(diào)節(jié)免疫力處方
材料:茯苓100克、山藥100克、芡實100克、薏仁100克、小排骨數(shù)個、鹽、味精適量。
作法:將小排骨洗凈待用。將中藥材洗凈后,加適量水煎煮半小時,再加入小排骨共同煎煮至將熟后,加入適當調(diào)味料即可服用。
溫馨提醒:如果中藥不當使用或吃得過多,恐怕身體上的毛病沒解決,問題還更嚴重。尤其是許多家長經(jīng)常以黃耆、枸杞、當歸、黨參等來幫小朋友補身子,殊不知這些都是上火的東西,份量過多或多吃很容易上火,失去了調(diào)理體質(zhì)的意義。所以,小兒進補時還是應先由中醫(yī)診斷后再調(diào)理。
若同時服用中西藥,中藥與西藥最好間隔半個小時再服用,才不致造成諸多問題。
- 上一篇:怎么飲食預防寶寶近視方法
- 下一篇:新生兒洗澡有哪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