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用法,科學用藥
皮膚病用藥時間和次數(shù)也有講究。
藥水和洗劑,容易揮發(fā)而降低療效,用藥次數(shù)相對要多一些,一般每3個小時搽1次;
酊劑、軟膏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用1次即可。
濕敷方法也要得當。用藥前,除了要清洗患部外,對于痂皮,應先消毒并用食物油軟化后拭去。皮損處若見直徑大于半厘米的水皰,要以消毒空針筒抽出內容物,保留皰壁。有毛發(fā)部位用藥前,應先剃去毛發(fā),然后再上藥。
因人而宜,嚴守禁忌
選用藥物時,還應考慮年齡、性別、患病部位與患者體質等。
如老幼患者應選低濃度藥物;
孕產婦使用外用藥時,應顧及對胎兒、乳兒的影響;
面部、、外陰處不可用濃度高或刺激性強的藥物,兒童、婦女更應慎用;
手掌、足底部等可用高濃度的藥物;
皮膚敏感者,先用低濃度,后用高濃度。
對新藥或易致敏藥物,先小面積用,如無反應,再根據(jù)需要逐漸提高濃度及擴大使用面積。
此外,一旦發(fā)現(xiàn)紅斑樣或樣皮疹,且有瘙癢、頭痛等反應,就應立即停藥,并去醫(yī)院診治。
- 上一篇:給寶寶喂藥注意哪些“規(guī)則”?
- 下一篇:老年癡呆的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