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以下分布著近30多個穴位,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在腳部都有對應的反射區(qū)。
可以說,從腳腕至腳底,是保健養(yǎng)生的一個‘重鎮(zhèn)要區(qū)’。”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姜良鐸指出,經(jīng)常轉動腳腕,的確可以對高血壓(專題 訪談 咨詢)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同時可以減緩身體老化速度,還能靈活骨關節(jié)。“昆侖、申脈、金門、丘虛、解溪、中封、商丘、太溪等穴位,都在腳踝周圍,在轉動腳踝時,可以刺激這些穴位,起到保健作用。”姜良鐸舉例說,如昆侖穴,位于腳踝外側,在外踝頂點與腳跟相連線的中央點。此穴是人體足太陽膀胱經(jīng)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刺激它可以治療頭痛、腰痛、高血壓、怕冷癥等。而商丘穴位于人體的足內(nèi)踝前下方凹陷中,刺激它可以治療腹脹、便秘、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
姜良鐸還指出,腳底部的一些穴位對治療高血壓也有一定作用,如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的涌泉穴,按摩它能夠治療神經(jīng)衰弱、倦怠、失眠、高血壓、眩暈、更年期障礙等。還有位于腳大拇指根部橫紋中央的“高血壓點”,用兩手的大拇指按壓此處6秒鐘,一天10次,對降血壓有顯著療效。姜良鐸提醒大家:“平時開會、工作時都可以轉轉腳腕,晚上洗腳后可以按摩腳部穴位,交替進行,長期堅持,就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轉腳腕的方法很多,姜良鐸表示,可以盤坐在床上,一只手握住腳踝,一只手握住腳掌,緩慢轉動;也可以坐在椅子上,腳尖著地,以腳腕為軸進行轉動;一般每次左右各轉100下,早晚各一次。
- 上一篇:高血壓餐餐吃素也不行!
- 下一篇:咳斷肋骨斷 降壓藥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