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研究證實維生素含量降低會增加患心臟病的危險性,本研究發(fā)現(xiàn)只有在心臟病發(fā)作期間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才降低,這表明某些研究者觀察到的低水平維生素C可能是機體對心臟病的一種反應,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
英國愛丁堡大學Riemersma博士指出:“住院期間的維生素C水平并不代表常規(guī)的維生素C水平,這會誤導人們認為低水平的維生素C增加患心臟病的危險性,事實并非如此,服用大劑量的維生素C并不能預防心臟病。”與本文相伴的一篇編者案認為這項研究是有局限性的,心臟病的高危人群很可能從維生素C中獲益。
為了研究血維生素C含量與心臟病的相關性,研究人員檢測了180名首次心臟病發(fā)作患者和177名健康志愿者的血維生素C和飲食攝入維生素C含量,在患者入院時和3個月后各檢測一次。
結(jié)果顯示,與健康人相比,心臟病患者住院期間維生素C含量較低,但患者康復后維生素C水平恢復正常。心臟病發(fā)作時維生素C降低的原因并不清楚,研究人員相信是氧化性應激釋放的自由基破壞了維生素C,但尚未找到證據(jù)。
- 上一篇:心臟病患者鍛煉需要注意的問題
- 下一篇:定期獻血好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