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藥物的應用并不能完全杜絕神經(jīng)病變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所以配合飲食治療、運動治療有利于糖尿病性周圍神經(jīng)病變病情的預防和康復。其中,飲食治療對神經(jīng)病變的防治起到關鍵作用。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學會怎樣吃。吃什么、什么時候吃、吃多少,不但直接影響血糖,還對神經(jīng)病變的防治起到關鍵作用:
1. 不挑食。平衡的飲食應包括碳水化合物、水果、蔬菜、奶制品、肉類、禽類、魚類和健康的脂肪。
2. 少食多餐。糖尿病引起的神經(jīng)損傷和疼痛會讓食欲下降,同時味覺也變差,因此少食多餐更可行。建議每天吃3次少量的正餐,外加3次健康小吃,分別為早飯和午飯之間一次、午飯和晚飯之間一次和一次夜宵
3. 吃“健康的糖”。“健康的糖”指的是全麥谷物、水果、蔬菜和低脂牛奶。去超市,要選新鮮的食物,少買罐頭、盒裝食品和冷凍食品。要挑選加工程序最少的食物,不買已加工好的或半成品食物。
4. 養(yǎng)成閱讀食物成分標簽的習慣,嚴格遵守規(guī)定食量。隨身攜帶糖尿病飲食手冊,保證隨時可以查看。買一套能測量的杯子和勺子,方便自己測量攝入量。如果某天攝入過多,就在第二天的食物中減去多出的量
5. 避免飲酒。酒精有神經(jīng)毒性,還會導致血糖波動。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酒會引起疼痛、麻木等癥狀。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建議,女性每天不要超過1杯,男性每天不要超過2杯。另外,千萬別空腹飲酒。
6. 少吃油;颊邞搱猿置刻熘怀3—5份脂肪。“1份”的量為1茶匙的橄欖油或人造黃油。請注意,“清淡、低鹽”食物并不都是“低脂”食物。不要吃快餐食品。一頓快餐食品攝入的脂肪量相當于應該一周攝入的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的發(fā)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是糖尿病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隨著時間的延長,有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被診斷合并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很多人沒有重視,因此病情惡化致殘甚至喪失生命。所以,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初期的患者一定要加強認識,因為即使在血糖得到較好控制后,仍然有較大比例的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發(fā)生,所以不能僅憑控制血糖就萬事大吉了,同時還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或減緩糖尿病性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發(fā)生。如果及早重視,防患于未然,把糖尿病性周圍神經(jīng)病變控制在糖尿病初期,使其預后良好,就能使糖尿病患者依然享受到與正常人同樣高質(zhì)量的生活。
- 上一篇:糖尿病關鍵在用藥
- 下一篇:糖尿病飲食的十大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