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1歲男孩晚餐習慣不當,步入糖尿病前期
為何如此年幼的孩子會面臨如此嚴重的健康問題?醫(yī)生通過深入溝通,終于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據(jù)小杰的父母介紹,孩子的飯量一直很好,特別喜歡吃面食、油炸食品等高熱量食物,而蔬菜則鮮少攝入。從五六歲起,小杰的體重就已經(jīng)超出正常范圍。進入小學后,他的食量更是直線上升,除了正餐外,還頻繁攝入零食和夜宵,每天幾乎要吃五六餐。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院長傅君芬教授指出,人體內(nèi)的胰島素是唯一的降糖激素。每當攝入食物和糖分時,胰島就會分泌胰島素來降低血糖。然而,如果過多過頻地攝入食物和糖分,胰島就需要不斷工作,分泌更多的胰島素。長期如此,胰島功能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可能“罷工”,導致糖尿病的發(fā)生。
小杰的案例并非個例,許多人都有在兩餐間頻繁吃零食,甚至深夜吃夜宵的習慣。這些不良飲食習慣無疑給我們的胰島增加了沉重的負擔,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風險。因此,我們應該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過度攝入高熱量食物和零食,保護我們的胰島健康。
二、晚餐不宜過飽、過晚、過頻繁
11歲男孩糖尿病前期,晚上一個不良的吃飯“習慣”可能對他的健康造成了顯著影響。這個習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晚餐過飽
晚餐吃得過多,導致身體攝入的熱量和糖分超過正常需求。
與晚餐不怎么吃的人相比,晚餐吃得多的人空腹血糖明顯升高,且胰島素水平更高,這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風險。
2、晚餐過晚
2023年6月,發(fā)表在《國際流行病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為我們揭示了晚餐時間與2型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聯(lián)。該研究發(fā)現(xiàn),早上8點之前吃第一頓飯、晚上7點之前吃最后一餐,可能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換言之,晚餐過晚可能會稍微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3、夜宵頻繁
男孩晚上臨睡前喜歡吃夜宵,如牛奶、餅干、水果等。
這種晚上頻繁進食的習慣導致身體在休息時仍需要分泌胰島素來降低血糖,長期下來可能加重胰島負擔,影響其功能。
在沒有節(jié)食或增加運動量的情況下,體重持續(xù)下降可能是癌癥的征兆。這可能與身體代謝異;蚰[瘤生長消耗能量有關。
結合具體數(shù)字和信息,該男孩身高1米6,體重達到了196斤,屬于重度肥胖。他的空腹血糖已經(jīng)達到6.3毫摩爾/升,餐后2小時血糖10.0毫摩爾/升,這些指標均顯示他處于糖尿病前期。
三、孩子應該注意的其他不良習慣
1.不良的飲食習慣
過度攝入高熱量食物:孩子如果喜歡吃面條、餃子、餛飩等高熱量食物,以及肥肉、炸雞等高脂肪食品,同時缺乏蔬菜的攝入,容易導致體重超標和肥胖。肥胖是兒童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零食和夜宵的頻繁攝入:除了正餐外,孩子如果還頻繁攝入零食和夜宵,如面包、蛋糕、餅干等,會使總體熱量攝入超標。這種不規(guī)律的飲食習慣會打亂身體的代謝節(jié)奏,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高糖飲料的攝入:長期飲用含糖飲料,如碳酸飲料,會導致血糖水平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2.缺乏運動
運動不足:孩子如果缺乏體育鍛煉,身體的代謝率會下降,糖的利用也會減少,從而導致血糖水平升高。
長時間靜態(tài)活動:長時間坐著看電視、玩游戲或進行其他靜態(tài)活動,也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3.不良的生活習慣
睡眠不足: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會影響孩子的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精神壓力:孩子如果長期處于精神壓力下,會導致身體內(nèi)的升糖激素增高,從而誘發(fā)糖尿病。
總結:通過注意和糾正這些不良習慣,可以有效降低孩子患糖尿病的風險。
- 上一篇:老公糖尿病性無能了我該怎么辦?糖尿病硬不起怎么處理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