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中藥降糖和二甲雙胍相當,我們在一定時間內(nèi)能用中藥把血糖降下來,糖尿病患者部分撤減胰島素,部分減少降糖西藥的用量,部分僅用中藥來維持穩(wěn)定而理想的血糖水平。”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副院長仝小林主持的“開郁清熱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應用”課題獲得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后介紹說,這一研究成果改變了中藥降糖只能起輔助作用的事實,也糾正了半個多世紀來降糖中藥不能唱主角、進入不了主流治療的固化認識。
這項課題是中華中醫(yī)藥學會推薦的四個獲獎項目之一,主要針對糖尿病的主體人群——肥胖2型糖尿病人,首次闡明了“中滿內(nèi)熱”的核心病機,確立了“開郁清熱”基本治法及其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很多經(jīng)治的患者擺脫了降糖西藥和胰島素。
他們徹底擺脫了胰島素
在遇到仝小林之前,39歲的譚興蘭女士已患糖尿病13年了,持續(xù)升高的血糖讓譚女士不斷增加降糖藥的種類和劑量,每天除了服拜唐蘋、二甲雙胍、諾和龍等西藥外,還要打胰島素。即使如此,譚女士仍血糖偏高。仝小林以葛根芩連湯加蒼術、佩蘭等治療,兩個月后血糖控制達標,先停用口服降糖西藥,胰島素用量也減少,又過了兩個月,胰島素完全停用。后將中藥改制成水丸,長期服用,血糖控制正常,三年來始終未用任何降糖西藥。
37歲的李連棟患2型糖尿病8年,同時服用多種降糖西藥,胰島素每天用量60單位,血糖仍然控制不好。仝小林以小陷胸湯加減,治療一個月后,李連棟血糖明顯下降,乏力、身重等也明顯減輕。治療三個月后,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已完全停用,血糖基本保持在正常范圍。改服中藥水丸,兩年多來血糖一直控制較穩(wěn)定。
這只是仝小林門診眾多患者中的普通兩例。多年來,仝小林對初診糖尿病患者堅持用純中藥來降低血糖,既往回顧性分析顯示,有35%左右患者減少降糖西藥的用量,30%左右僅用中藥來維持血糖,有的胰島素用量很大的患者甚至完全停用胰島素。仝小林的患者們一般通過短期調理,病情平穩(wěn)后,就改服中藥水丸,每天像吃西藥一樣吃上幾粒,一天的生活變得簡單而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