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排列不齊影響面部美觀的同時,還可能給牙齒的咀嚼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F(xiàn)代牙齒矯正技術可有效解決牙齒排列不齊的情況。牙齒矯正的主要方法是佩戴牙齒矯正器。今天我們來了解三種牙齒矯正器。
1、可摘活動矯治器
80年代以前國內廣泛使用,價格低廉,技術要求相對不高,只能矯治個別牙的錯位,但難于對牙進行精確的調整,現(xiàn)只用作個別病例的矯治,如幼兒“地包天”的早期治療、不良習慣的矯治等,可由患兒自行取戴。
2、固定矯治器
90年代初國內開始廣泛使用,為目前主要矯治器,其特點是能精確地控制牙的“三維”移動,即前后、左右、上下的移動,由托糟、弓絲、帶環(huán)三部分組成,這些部件由醫(yī)生粘貼在患兒牙齒上,直至矯治結束才由醫(yī)生取下,可“全天候”發(fā)生作用,避免了部分兒童的不合作,托槽中還有陶瓷、塑料托槽,與牙顏色基本一致。因矯治技術難度大,對醫(yī)生素質要求甚高,費用也較高。目前較有代表性的固定矯治技術為方絲弓矯治技術和直絲弓矯治技術。
3、功能矯治器
在歐洲廣泛流行,近年來成為我國研究應用的熱點,主要用于牙齒矯正前對頜骨、關節(jié)的調整,其原理是去除口周不正常的肌力,促進或抑制頜骨的生長,從而極大地改善容貌,可以說,只有功能矯治器的應用,才真正實現(xiàn)了面部的美容。技術含量高,對患者的發(fā)育判斷準確性要求高,目前只在大醫(yī)院的口腔正畸科應用。
牙齒矯正的危害
1、牙齒變松動
此種情況也是比較典型的牙齒矯正的危害,因為在正常情況下,每個牙都有一定的生理動度以便能緩沖咀嚼壓力,防止牙齒受創(chuàng)傷。在做矯正治療時,牙齒松動度增加,這是正常反應。牙齒要移動,需要牙槽骨和牙周膜的重建,因為牙齒是靠牙周膜固定在牙槽骨里,這樣牙齒就會變松動。但牙齒矯正到正常位置停止移動后,牙齒能夠能通過自身的修復能力便牙周膜重新附著而變穩(wěn)固,不會發(fā)生永久性損傷。所以,如果臨床上發(fā)現(xiàn)牙齒松動度太大,應暫停加力,讓其恢復段時間后冉繼續(xù)加力。
2、對牙根的影響
這是比較常見的牙齒矯正的危害,這是因為在進行牙齒矯正時,牙根表面也發(fā)生著吸收、增生這種重建活動。治療后,牙根憑著自身修復能力而恢復正常,但如果治療加力過大,會增加牙根吸收的危險性
3、對牙槽骨高度的影響
它是一種潛在的牙齒矯正的危害。做過正畸治療的人,牙槽骨高度都會有少量的降低,這是由于戴矯治器使口腔衛(wèi)生不易保持,增加患牙齦炎的機會,對牙槽骨有一定的影響,在牙齒矯正治療完成后,牙槽骨不會再繼續(xù)發(fā)生吸收,如果口腔衛(wèi)生保持好,牙槽骨會逐漸恢復正常。
4、對牙髓的影響
在牙齒矯正治療初期,牙髓內產(chǎn)生輕度的、暫時性的炎癥反應,表現(xiàn)為患者在加力的頭幾天內有疼痛或不適感,但實驗證明,這種牙齒矯正的危害是沒有臨床意義的。通過以上對牙齒矯正的危害的介紹,可以幫助人們對牙齒矯正的方法樹立一個正確的認識。同時牙齒矯正的危害也告訴人們應該選擇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牙齒矯正的治療,這樣才能保證效果。
- 上一篇:牙齒矯正的幾個方法
- 下一篇:牙齒矯正的方法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