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研究中自愿者婦女年齡都在15~25歲之間,分別在0,1,6月接受疫苗注射,分為三個劑量組,用巴氏圖片與正常組對照,結果發(fā)現(xiàn)符合預期結果。其中8093名疫苗組,8069名對照組,試驗分析的個體包括所有接受疫苗的病人,該研究成員代表了性經歷活躍的群體。另一個試驗群體沒有發(fā)現(xiàn)HPV感染,她們代表還沒有經歷性生活,此類人群包括了9319名接受疫苗,9325名對照。
試驗數(shù)據分析顯示,該疫苗對HPV的致癌性有98%的功效,在有性經歷的人群中,疫苗對抗上皮內瘤生成的功效為30%,在無性經歷的人群中其對抗上皮內瘤生成的功效為70%。而對另外一種更為嚴重的癌前病變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有性經歷的人群中該疫苗的對抗功效是33%,無性經歷的人群中為87%。
作者解釋道,“在該研究自愿者中宮頸損害數(shù)量的減少主要可能是因為陰道鏡檢查和宮頸切除術的減少。而宮頸切除的減少可能是由于早產和其他懷孕時副作用的減少引起的。”
研究人員評價了該研究的利弊。該項目持續(xù)時間和數(shù)量都非常強大,參與者也非常廣泛,包括了北美,拉丁美洲,歐洲和亞洲人口。目前巴氏試驗和 其他檢驗HPV的試驗將會被強調,因為HPV疫苗接種確實能夠減少宮頸癌患病率或其癌前病變,也能減少宮頸切除的機會。
哈弗醫(yī)學院的Karin B博士說道,目前接種HPV疫苗的對象主要是11~26歲之間的處女,如果好好運用這一計劃將減少宮頸癌幾率約40%,而減少已經有性經歷HPV感染的途徑的唯一有效辦法也是接種疫苗。
作者在文章中說道,婦女在避孕方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消除與性有關的致癌性病毒也需要男性和女性的共同努力,在未來的十年內可以達到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