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懷孕的婦女買些滋補藥品服用,以求強身健體,利于胎兒生長發(fā)育。其實,孕婦在妊娠期間不宜多吃滋補藥品。人們知道,任何藥物(包括各種滋補藥品)對人體并非都是絕對安全的,它們進入人體后要經過某些器官的吸收、分解、代謝,多會產生一定的毒性作用或過敏反應。
同時,孕婦體內的酶系統(tǒng)也會發(fā)生某些變化,藥物在代謝過程中不易解毒或難以排出,?尚罘e中毒。有些藥物在母體可通過胎盤直接影響胎兒生長發(fā)育,甚至發(fā)生流產或死胎。
中醫(yī)認為,“虛則補之”。
對孕婦來說,妊娠期間通常處于“陽有余而陰不足,氣有余而血不足”的狀態(tài),進補時應遵循“宜涼忌溫熱”的原則,即使機體虛弱者也切忌濫吃滋補藥品。因為體虛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之分,補藥也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之別人用不當,將會適得其反。
一般認為,孕期寸選用清補、平補之品,如太子參、北沙參、生白術、淮山藥、百合、蓮子等。凡屬溫熱補品,如鹿茸、鹿角膠、胡桃肉以及人參桂圓湯等均不宜服用。據中醫(yī)研究,人參系大補元氣之品,孕婦久服或用量過大,會陰虛火旺、氣企陰耗,對安胎不利。而桂圓性味甘、溫,有益心脾、補氣血和安神作用,但甘溫之品能助火,火動陰血對母嬰健康則有害無益。因此,孕婦如何進補,應由醫(yī)生詳細體檢,根據體質情況,確定補藥品種,適時適量合理服用。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孕婦食補是補養(yǎng)身體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因為胎兒在母體內生長發(fā)育需要供給大量蛋白質、脂肪、糖、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這些營養(yǎng)物質廣泛存在于各類葷素食品中,如瘦肉、魚類、蛋類、豆制品、牛奶、新鮮蔬菜和水果等營養(yǎng)價值都較高。
在妊娠后期孕婦還應適量補充含鈣、鐵、磷等微量元素豐富的食品,如動物肝、腎臟、豬血、海產品、骨頭湯之類。體質較弱的孕婦只要能注意合理調配膳食,吃得好,營養(yǎng)補充得當,同樣可以達到滋補身體和促進胎兒正常發(fā)育的最佳效果。
- 上一篇:中藥治療 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下一篇:四則治療胃癌的中醫(yī)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