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鼻劑品種多,作用各不同。對(duì)癥選用滴鼻劑和正確的滴鼻方法,對(duì)鼻病患者很重要。
1、鹽酸麻黃素和鼻眼凈:二者均屬于血管收縮劑。麻黃素成人使用濃度為1%,兒童以0.5%為宜;
鼻眼凈的成人濃度為0.0%,兒童為0.05%,嬰兒禁用。這兩種藥均能收縮鼻粘膜血管,消除鼻粘膜充血腫脹,改善通氣,消除鼻塞。
用藥1分鐘即可見效,且藥效可維持2小時(shí)。主要用于治療急性鼻炎和鼻竇炎。用藥棉蘸少許麻黃素塞鼻,還有一定止鼻血作用。
2、苯海拉明液和麻黃素可的松滴鼻液:均屬抗過(guò)敏性藥物,主要用于過(guò)敏性鼻炎患者。
3、抗菌素與磺胺類滴鼻液:如常用的麻黃堿新霉素和0.3-0.5%鏈霉素滴鼻液等,可用于鼻塞伴有膿鼻涕的病人。
4、復(fù)方薄荷油及1%碘甘油:有擴(kuò)張鼻粘膜血管、增加分泌、減輕干燥癥狀及恢復(fù)粘膜功能作用,可用于萎縮性鼻炎。
使用滴鼻劑應(yīng)注意:
滴鼻前,應(yīng)擤出鼻腔內(nèi)的分泌物。為避免藥液流入咽喉,有兩種方法可選擇:
①頭伸直式。就是病人仰臥,頭伸出床邊,使額部向上,藥液滴入患側(cè)或雙側(cè)。一般鼻粘膜炎和蝶竇炎、篩竇炎和額竇炎可采用此法,但高血壓患者不宜用該法。
②側(cè)重式。即病人頭部偏轉(zhuǎn)用藥側(cè),且向肩部垂下,使頭低于肩部,滴入藥液后5分鐘可坐起,藥液可留于上頜竇內(nèi)。此方法適用于上頜竇炎患者。此外,滴藥時(shí),滴鼻管頭不要碰到鼻部以免污染藥液,藥量一般是1日3次,每次以3-4滴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