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平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結核藥物。但據臨床觀察,近年來此類抗結核藥物所引起的肝損害有不斷增多趨勢,尤其對合并感染了乙肝病毒的患者更是雪上加霜,最近有報道稱肝損害率高達50%以上。
因此,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傳染病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胡國齡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再強調:結核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在進行抗結核治療時千萬要小心用藥,以免肝功能受損。
據胡教授介紹,當結核病人服用抗結核藥物2—8周左右時,部分病人可出現上腹部飽脹不適、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等癥狀,進行肝功能檢查,大多可發(fā)現轉氨酶和膽紅素升高,嚴重者甚至可發(fā)生急性肝壞死并肝功能衰竭。由于肝功能受損,常使結核病治療陷入“兩難”境地:若繼續(xù)治療,不僅療效低,而且易繼續(xù)加重肝損害。若停止抗結核藥物治療轉向保肝治療,則結核病又容易惡化。
胡教授指出,臨床上預防和早期發(fā)現藥物性肝損害并及時進行處理對預后十分重要。
肺結核合并乙肝患者在抗結核化療中,應注意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以便及早察覺藥物性肝損害,及時調整化療方案,以減少和避免藥物性肝病的不可逆狀況發(fā)生。此外,患者在生活中應注意合理飲食,少攝入高熱量食物。
- 上一篇:生姜如何用于解毒治療?
- 下一篇:金霉素眼膏的多種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