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藥體位會影響藥效
專家指出,藥物的使用有多種途徑,而從對藥物吸收的速度來看,舌下含服僅次子氣霧吸入而列次席。藥物通過舌下黏膜直接吸收入血液循環(huán),這樣就避免了吞服藥物所引起的肝臟首過效應(yīng),以及在胃內(nèi)的降解損失,使藥物高濃度到達靶器官。
那么,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呢?
首先,要有正確的含服方法。有人將藥物含在口中舌面上,而人舌面上有舌苔和角化層,很難迅速吸收藥物有效成分。正確方法是先將藥丸咬碎后置于舌的下方,口腔干燥時,可含少許白開水,以利藥物的吸收。
其次,不同服藥體位也會對藥效產(chǎn)生影響。舌下含藥時,靠在椅子或倚在床上取坐位,這樣可使回心血量減少,減輕心臟負擔(dān),使心肌供氧相對滿足自身需要,從而緩解病情。
例如,病人平臥位或站位服藥均不可取。因為站著含服時頭部位置較高,常因周身血管擴張而致血壓降低,引起暈厥。而躺著含服因心臟位置較低,大量血液回流心臟,致使心臟貯血量突然增多,加重心臟負擔(dān),有心絞痛癥狀反而不易得到控制。
第三,凡舌下含服的藥品,不宜用水送服,以提高藥品生物利用度,確保藥品起效快,取得更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