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蓮子芯、荷花:蓮子味甘澀,性平,有健脾止瀉、益腎固精的作用;蓮子芯為蓮子中的青嫩胚芽,味苦性寒,有清心除煩的作用,適用于熱病口渴、煩熱等癥;荷花則味甘、苦,有祛濕止血作用。
干姜、生姜、炮姜:干姜辛熱燥烈,有回陽通脈、溫肺化痰之效;生姜長于發(fā)散在表之風寒,且有溫中止嘔的作用;炮姜為干姜炒至外黑內(nèi)呈老黃色而成,擅長于溫中止血,主要用于脾陽不足引起的吐血、便血等癥。
橘皮、橘核、橘葉:橘皮為橘屬植物成熟果實之果皮,以陳舊者為佳,故又名陳皮,長于和胃理脾,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橘核作用偏于行氣、散結(jié)、止痛;橘葉長于行氣疏肝,消腫止痛。
桑葉、桑枝、桑白皮、桑椹:桑葉主要疏散肺、肝二經(jīng)之風邪;桑枝長于清熱通絡、祛風除濕,多用于風濕肢節(jié)疼痛、四肢麻木等癥;桑白皮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的作用;桑椹補陰血、治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
鮮地黃、生地黃、熟地黃:鮮地黃為地黃的新鮮塊根,有清熱生津、涼血之效;生地黃是地黃的塊根曬干而得,長于滋陰涼血潤燥;熟地黃是地黃加酒反復蒸曬而成,以滋肝腎、益精血為其所長。
- 上一篇:服藥后多長時間才能見效?
- 下一篇:老年人使用利尿劑哪些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