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是味苦性寒的藥物,功能為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它是治療外科癰瘍的常用藥,主要用于疔瘡、乳癰、瘰疬、腸癰,以及肺癰、目赤、咽痛、熱淋、黃疸等疾患。對于急性熱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膽道感染、急性肝炎等,功效最為顯著。
蒲公英還有清瀉胃火的作用,有人認為:一味蒲公英,功勝白虎湯。胃經(jīng)有火,蒲公英比黃連的作用還好。長期服用,對胃亦無大礙。若研末服用,還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據(jù)藥理與臨床研究證明,蒲公英具有抑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及多種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蒲公英還有疏通乳腺管的作用;對胃潰瘍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及對胃黏膜損傷的保護作用。用鮮蒲公英制成的流浸膏外涂可治下肢潰瘍。本品對蛇咬傷早期效果較好;鮮品外敷可治療燙傷;對急性肝炎有降酶作用。大劑量煎水熏洗治療沙眼有效。
藥膳
蒲公英粥 蒲公英30克(干品,鮮品加倍),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先將蒲公英洗凈,放入鍋內(nèi),清水浸泡10分鐘,水煎取汁,加粳米煮粥即可。此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于急性乳腺炎、乳房腫痛、急性扁桃體炎、泌尿系感染、傳染性肝炎、膽囊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結膜炎等。每日1劑,可連服3~5天。
蒲公英黑豆羹 蒲公英150克,黑豆500克,冰糖200克。先將前 2味加水煮至豆熟,濾去蒲公英,加入冰糖制成羹。每日2次,每次食50克。此羹清熱解毒,養(yǎng)血祛風,止癢生發(fā),用于斑禿。
蒲公英飲 鮮蒲公英50克,白糖適量。先將蒲公英洗凈切碎搗成泥,絞取汁液,倒入鍋內(nèi),加水500毫升,并加白糖,煮沸即可飲用。此飲清熱解毒,涼血利尿,用于小兒細菌性痢疾所致的暴瀉不止,發(fā)熱口渴,肛門紅熱;亦可用于十二指腸潰瘍病。每日1劑,分3次趁熱飲下,可連飲3天。
- 上一篇:每天補充維生素A可預防皮膚癌
- 下一篇:小劑量維生素C并不能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