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除了可以調(diào)和諸藥以外,自身的藥效也不小。甘草有生、炙兩用,能補(bǔ)中益氣、緩急止痛、化痰止咳、清熱解毒。炙甘草是用生甘草與蜂蜜、水同炒制成。生甘草微涼,炙甘草微溫。
甘草生用,可治咽喉腫痛,癰疽瘡瘍,還可解藥食之毒;
炙用,可以治療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腹痛泄瀉,勞倦發(fā)熱,咳嗽氣短。
中藥古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甘草列為上品,說甘草有堅(jiān)筋骨、長肌肉、倍氣力及解毒之功。
甘草常見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治脾虛食欲不振:甘草5克、砂仁5克、木香5克、陳皮5克、法半夏10克、黨參10克、白術(shù)10克、茯苓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治失眠、煩熱、心悸:甘草3克、石菖蒲3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治扁桃體炎、咽喉腫痛:將甘草與山豆根按照1:3的比例,共研細(xì)粉,攪拌均勻。每次服0.3—0.6克,每日3—4次。
治嬰幼兒便秘:生甘草2—3克,放入15—20毫升水中泡服,每日1次,一般7—15日可愈。
治輕度燒燙傷:甘草煎蜜外涂。
治手足皸裂:甘草50克切片,浸于75%的酒精100毫升內(nèi)24小時(shí),濾出浸液,加入甘油和水,混合后搽患處。
- 上一篇:說明書中劑量不明怎么辦?
- 下一篇:開藥后應(yīng)詢問醫(yī)生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