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藥講究“三先三后”
有的放矢地使用藥物,格外重要。從大的方面說,有三個先后原則。
1、先選外用,后用內(nèi)服
能用外用藥治療的疾病,比如皮膚病、牙齦炎、扭傷等等可先用外敷藥解毒、消腫,不必急于內(nèi)服消炎藥。
2、先用內(nèi)服,后用注射
有些中老年人以為用注射劑病好得快,其實不然。藥劑通過血流向全身,最后進入心臟,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臟。因此,能用內(nèi)服藥的就不必用注射劑。
3、先用成藥,后用新藥
新藥、特藥應用時間較短,其缺點和毒副作用還沒被人們認識。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時最好先用中西成藥。
二、送服不同藥物,方法也是不同的。
服藥講究和食物的搭配,也講究用什么湯水送服。通常正確的服藥方法是用溫度適中的白水送服,一般來說1小杯水的量就足夠。
1.少喝水
止咳糖漿喝完后5分鐘內(nèi)最好不喝水。
2.多喝水
平喘藥、氨基糖苷類抗菌素、利膽藥、抗痛風藥和排尿結石藥等在服后需要多喝水。
3.忌熱水
助消化藥中的胃蛋白酶合劑、多酶片、胰蛋白酶、淀粉酶、乳生酶和酵母片等含酶或益生菌的藥物,受熱后會失去大多數(shù)作用,達不到療效。維C、維B1、維B2等維他命類性質(zhì)不穩(wěn)定,受熱后也容易失去藥效。
4.綠茶水
送服降壓、利尿的西藥。
5.淡鹽水
送服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中成藥。
6.熱姜湯
送服藿香正氣片、香砂養(yǎng)胃丸等中成藥。
7.熱米粥
送服調(diào)理脾胃的中成藥。
8.忌礦泉水
礦泉水與藥物搭配服用,礦泉水里的鐵、鈣、鎂、鋅等微量元素和金屬離子就易與藥物中的成分起反應,反而降低藥效。
99藥劑師溫馨提示在服用藥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上原則,以免產(chǎn)生不良反應,加重病情的發(fā)展,影響生活和工作。
- 上一篇:硝酸甘油有幾種劑型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