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糖尿病前期的隱蔽性,許多患者在出現(xiàn)典型的臨床癥狀前,都不知道自己患上了糖尿病,這就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個糖尿病典型癥狀,一起來看看吧。
一、瘙癢難忍不是婦科病或是糖尿病
病例:近兩年來,張女士一直被反復發(fā)作的外陰瘙癢、陰道炎所困擾。每天坐臥不安,癢得沒法專心工作,性生活也非常受影響。為了治病,張女士嘗試了內(nèi)服、外用各種用藥方法,可病情沒好幾天,就又復發(fā),讓她苦不堪言。經(jīng)全面檢查,張女士終于找到了陰道炎的罪魁禍首——悄悄升高的血糖。
專家解讀:皮膚瘙癢是糖尿病常見的前兆癥狀,張女士的痛苦經(jīng)歷很具代表性。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血糖升高,尿糖隨之增多,陰道內(nèi)糖分增多,容易破壞陰道酸堿平衡,易于霉菌繁殖,導致陰道感染。
糖尿病引起皮膚瘙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血糖升高,使血漿和組織液處于高滲狀態(tài),引起細胞內(nèi)脫水、皮膚干燥,刺激神經(jīng)末梢產(chǎn)生瘙癢感;
2.因營養(yǎng)代謝障礙,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神經(jīng)末梢炎,引起神經(jīng)敏感度增高,外界刺激如冷熱變化、衣服摩擦、飲酒食辣等均可誘發(fā)皮膚瘙癢;
3.血糖升高的同時減弱了白細胞的殺菌能力,導致皮膚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毛囊炎、體股癬等疾病,引起皮膚瘙癢。
因此,當患者用盡各種脫敏藥物和外用擦劑,仍無法解決皮膚瘙癢的問題時,應檢查血糖,警惕是糖尿病所致。
二、 能吃能喝體重反而輕
病例:李先生最近一日三餐比平時吃得多,工作間歇還老覺得餓,需要吃些零食充饑。除了能吃,水喝得也比以前勤,一上午得去四五趟廁所,但喝完后不一會兒就又口干舌燥。然而,能吃能喝的李先生并沒有發(fā)福,一稱體重反而輕了,這引起了家人的擔心。
專家解讀:李先生的癥狀是糖尿病最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體重下降。
多食:大量尿糖,糖分的流失導致人體缺乏能量,處于饑餓狀態(tài),從而引起食欲亢進、食量大增。另外,血糖的升高會刺激胰島素分泌,使患者更易有饑餓感。有些患者每天甚至要吃五六頓飯,可仍找不到“飽”的感覺。
多飲:多尿的同時就會伴有水分丟失,引起細胞內(nèi)脫水,從而刺激口渴中樞,出現(xiàn)口干舌燥、煩渴多飲,從而導致飲水次數(shù)和飲水量的增加,此時人體急需補充水分。
多尿: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血糖升高,糖分不能被充分利用,腎小球濾出后不能被腎小管完全重吸,從而導致滲透性利尿,出現(xiàn)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同時多尿導致多飲,多飲助長多尿。
體重下降:由于胰島素不足,人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供能,而靠加速脂肪和蛋白質(zhì)的分解來補充能量和熱量,導致體內(nèi)脂肪、蛋白質(zhì)的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丟失,患者常出現(xiàn)體重下降、形體消瘦,引起疲憊無力、精神萎靡。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癥狀,不能掉以輕心。但這并不適用于所有人。有些糖尿病早期患者不會出現(xiàn)這類情況,只伴有疲勞、餐前低血糖、皮膚瘙癢、性功能障礙、手足麻木等不適,也要特別警惕。
三、心慌手抖預示低血糖
病例:50歲的崔女士,平時身體不錯,可近半年來出現(xiàn)一個怪現(xiàn)象。每到飯點前,就心慌、手抖、出虛汗、身上沒勁兒、感覺很餓,吃點東西后,馬上就好了。起初,崔女士并沒在意,以為是到了飯點沒吃飯引起的低血糖。為此,崔女士稍稍加大了飯量,可沒想癥狀卻越來越明顯。擔心之余,崔女士來到醫(yī)院檢查,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這讓她非常不解,“我天天犯低血糖,怎么會是糖尿病呢?”
專家解讀:這種情況稱為“餐前饑餓現(xiàn)象”,這是糖尿病前期的一個很重要的癥狀,多見于體型胖的人。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是由于糖尿病早期多種機制使得胰島素生理作用減弱,為了維持血糖正常,需要代償分泌大量胰島素,久而久之就會損傷分泌胰島素的胰島β細胞,逐漸出現(xiàn)分泌胰島素的速度減慢,分泌高峰延遲,使本該在進食后10分鐘到半小時出現(xiàn)的高峰,后移到餐后2—3小時,因此導致餐后沒有足夠的胰島素控制血糖上升,而在下一餐前卻因胰島素過多造成低血糖。
有過類似癥狀的患者,最好盡快就診,通過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島素釋放試驗檢查,得到明確診斷。
四、手足麻木無力警惕神經(jīng)病變
病例:半年前,劉大爺經(jīng)常覺得腿腳發(fā)麻,按摩泡腳半年也不見好轉。后來,劉大爺感到麻木感慢慢發(fā)展到了胳膊和手上,同時下肢的情況變得更重,常感覺有小蟲往褲腿里爬。為此,劉大爺?shù)淖优⒖處结t(yī)院做檢查,被診斷為糖尿病。
專家解讀:劉大爺?shù)牟∏槭翘悄虿∫鸬闹車窠?jīng)痛,這種情況多發(fā)生于中老年人,患者手腳常常伴有輕微的麻木或遲鈍,一般不會引起重視,以為是年齡增長導致的自然功能退化。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痛會使生活受到很大影響。患者常常感到下肢麻木,像有小蟲在爬,并感到發(fā)熱,甚至像觸電一樣,或呈刺痛、灼痛、鉆鑿痛等劇痛,白天輕夜里重。嚴重病人還會出現(xiàn)下肢潰瘍,出現(xiàn)經(jīng)久不愈的糖尿病足。中老年人一旦發(fā)覺腿麻,千萬不要大意,一定要及時到神經(jīng)內(nèi)科和內(nèi)分泌科就診,明確診斷,盡早解除病痛。目前全球約有一億四千萬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三億人。專家稱,由于糖尿病起病隱匿,許多患者在出現(xiàn)典型的臨床癥狀前不知道已患有糖尿病,典型癥狀包括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易疲勞、煩躁、視覺模糊等。本文將通過幾個案例揭示糖尿病幾個典型的征兆,希望對廣大患者有所幫助。
糖尿病前期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1、適當操控主食量:在一般情況下,休息的病人天天吃主食250--300克;輕體力勞動者天天350--400克;重體力勞動者天天450--550克。待血糖下降和尿糖減少后,可適當增加主食25--50克。主食要輪換食用或混合食用,以進步營養(yǎng)價值。病人要注意總結進餐與血糖、尿糖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做到病情穩(wěn)定,主食固定;病情波動,及時調(diào)整。要靈巧把握,使體重維持在標準范圍之內(nèi)。
2、操控飲食:絕不是意味著盡量少吃,由于長期饑餓、熱量不足可導致機體自身消耗,不僅會出現(xiàn)消瘦、反抗力減弱,而且可加重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要遵照醫(yī)囑,公道安排逐日總熱量、蛋白質(zhì)、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適當比例,制定自己較理想的食譜。
3、進餐的時間、數(shù)目應維持一定的穩(wěn)定性:盡量不吃零食。
4、忌辛辣食:糖尿病患者多消谷善饑、煩渴多飲,陰虛為本、燥熱為標,而辛辣食品如辣椒、生姜、 芥末、胡椒等性質(zhì)溫熱,易耗傷陰液,加重燥熱,故糖尿病患者應忌食這類調(diào)味品。
5、遠離煙酒:酒性辛熱,可直接干擾機體的能量代謝,加重病情。在服用降糖藥的同時,如果飲酒,可 使血糖驟降,誘發(fā)低血糖,影響治療。此外,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藥的代謝,使其半衰期明顯縮短,影響藥物的療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忌酒。
吸煙有百害而無一利,煙堿可以刺激腎上腺髓質(zhì)激素分泌,誘使血糖升高;吸煙可導致外周血管收縮,影 響胰島素和其他降糖藥在血液中的運行和吸收。吸煙能誘發(fā)血管痙攣,損害血管內(nèi)壁,而糖尿病又易于合并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上述二者相互影響,可以發(fā)生冠心病、心肌梗死、頑固性下肢潰瘍、中 風等嚴重并發(fā)癥。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忌煙。
6、少吃酸性食品:糖尿病患者的體液多呈酸性。谷類、魚、肉等食物基本上不含有機酸或含量很低,口感 上也不顯酸味,但在人體內(nèi)徹底分解代謝后,主要留下氯、硫、磷等酸性物質(zhì),所以營養(yǎng)學上稱其為酸性食物。而酸性體液對糖尿病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上要少吃這類食品,多吃帶綠葉蔬菜,使體液呈弱堿性 ,吃生菜對本病就有較好的療效。(參考網(wǎng)站:家庭醫(yī)生)
- 上一篇:女性糖尿病常見的四種病癥
- 下一篇:小便有泡沫 這會是糖尿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