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容易導致糖尿病”這一觀點已然成為一種常識,隨著肥胖人群的愈發(fā)龐大,糖尿病人數(shù)也開始不斷擴大。據(jù)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患者人數(shù)達1.14億,發(fā)病率超過10%,其中2型糖尿病占到93%左右。糖尿病作為一種不可根除的疾病,一般人以預防為主,尤其是肥胖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是不同的。
為什么胖子容易得糖尿病:
肥胖與胰島素的關系
研究資料報道,肥胖者細胞表面胰島素受體的數(shù)量較不肥胖者明顯減少,結合的胰島素也就減少,使得胰島素降血糖作用的能力減弱,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因此,肥胖者更易患2型糖尿病。
肥胖者脂肪細胞功能發(fā)生異常,釋放出大量脂肪源性因子可導致胰島素抵抗、糖、脂代謝紊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臨床異常變化。所以有人認為肥胖者脂肪細胞功能的異常是糖尿病等多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機制。
研究發(fā)現(xiàn),外表看來并表現(xiàn)明顯肥胖者而存胰島素抵抗在的人群,其內臟脂肪細胞的數(shù)目和脂肪容積卻明顯增加?梢娺@種表現(xiàn)為中央型肥胖(或稱內臟型肥胖、腹型肥胖),是引發(fā)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及相關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因素。
中央型肥胖人群由于存在脂毒性和脂肪細胞因子的巨大變化,不僅能引發(fā)和加重胰島素抵抗,還會損傷胰島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從而促發(fā)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為此,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提出MS的新定義,以中央型肥胖(而不是體重指數(shù))作為診斷的核心。
對于胖子容易患糖尿病的介紹希望患者朋友能夠有所關注更好的選擇糖尿病的治療,讓糖尿病遠離我們的健康生活。
胖人更易患糖尿病主要是因為脂肪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減少或受體缺陷,對胰島素產生抵抗作用。多數(shù)學者認為肥胖者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為滿足細胞的代謝要求,胰島需要分泌比常人多幾倍的胰島素,一旦胰島素分泌不足就會引發(fā)糖尿病。
此外,肪變性,肝臟損傷使胰島素的攝取利用降低,以及氧自由基的產生過多,SOD清除能力的相對不足,都促使肥胖人比其他人易患糖尿病。
“蘋果”型肥胖更易患糖尿病
“蘋果”型肥胖是指腰腹渾圓,像蘋果一樣,脂肪主要沉積在腹部皮下和肝臟等腹腔器官。正是由于內臟間的脂肪特別多,這些脂肪對胰島素抵抗,特別容易引起胰島素抵抗相關的所有疾病,如糖尿病、血壓問題等。
“梨”型肥胖者較為安全
俄羅斯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梨”型肥胖者的胰島素水平總處于較高值,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較敏感,因而能積極吸收血糖,以致于這些肥胖者體內的血糖值較低,因而發(fā)展為糖尿病或其他代謝疾病的可能性較低。
有研究發(fā)現(xiàn),一種名為PTEN的蛋白質在男性體內的活性高于女性。據(jù)了解,在男性體內,活躍的PTEN會妨礙胰島素在肌肉中發(fā)出正確信號,當肌肉工作時就會對葡萄糖的利用減少,以致增加了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而女性的肌肉可以更為有效地中和這種蛋白質,使得同樣是肥胖,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患上2型糖尿病。
- 上一篇:關于久坐易患糖尿病的真相
- 下一篇:盤點糖尿病的四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