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是第18個“全國愛牙日”,今年的主題是“嬰幼兒口腔保健”。于是,我們也將目光定格在了可愛的小家伙們身上。寶寶們應該怎樣健齒、護齒呢?聽聽北京兒童醫(yī)院口腔科主任朱紅怎么說。
0—6個月:吃奶姿勢最關(guān)鍵
一般來說,嬰兒到了6個月才會長出第一顆乳牙。那么,沒牙的時候護什么呢?北京兒童醫(yī)院口腔科主任朱紅認為,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護好將會長牙的“土壤”。
一個人牙長得好不好、齊不齊,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頜骨發(fā)育得怎么樣。比如,有些人下頜前伸,下牙包在上牙外面,出現(xiàn)“地包天”,很可能就是由于小時候喝奶姿勢不對造成的。朱主任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平躺著吃奶應盡量避免。因為孩子平躺著喝奶時,下頜需要向前伸著去夠奶瓶,久而久之,會形成下頜前伸的習慣,等到牙齒長出自然免不了位置靠前,形成“地包天”。
此外,孩子的齲齒問題也是從這個階段就應該考慮的。從理論上說,孩子6個月之前,口腔中通常是沒有致齲細菌的。然而,這種“純凈”的狀態(tài)卻很容易被打破。當父母去親吻孩子嘴唇時,可能會將自身所帶的致齲菌傳染給他們;孩子喝完奶后,如果不適時清理口腔,也可能會導致細菌繁殖。
建議:
1.要注意哺乳姿勢,以約45度斜臥位或半臥位為宜,最好不要躺著喂奶。
2.奶嘴的開口要大小合適,以不會嗆奶,且不讓孩子吮吸太費力為好。
3.為孩子測試食物溫度時,家長應該用手背試溫,避免大人用嘴接觸小勺或食物。
4.父母平時少親吻孩子嘴唇,尤其是本身就有齲齒問題的家長,最好避免。
5.經(jīng)常用消毒軟紗布浸溫開水輕輕擦洗孩子口腔黏膜和按摩牙床,或在孩子喝完奶后,再喂點清水。
3歲—6歲:開始洗牙
對兒童來說,做窩溝封閉絕對是杜絕窩溝齲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很多人認為,這只是針對恒牙的措施,其實,窩溝較深的乳牙也應該進行這種保護處理。
朱紅主任告訴記者,乳牙完全被恒牙替代,一般需要持續(xù)到12歲左右。在這段乳牙時期,一旦出現(xiàn)齲齒,如不及時治療,就可能發(fā)展為根尖周炎,影響到牙床,或其下方正在發(fā)育的恒牙胚,引起恒牙發(fā)育異常。
當然,乳牙畢竟要脫落,沒必要讓所有孩子都做窩溝封閉。如果孩子的牙齒窩溝不深,牙齒一直很健康,可以不用做;但窩溝較深的,則意味著有比較大的患齲齒可能,最好提前做防范。
防齲要盡早,那么矯正牙齒是不是也要盡早呢?朱紅主任認為,這不能一概而論。乳牙齊不齊,跟恒牙的整齊度沒有必然關(guān)系,一般不需要過早干預。但如果牙齒咬合出現(xiàn)“地包天”,或乳恒牙替換過程中出現(xiàn)異常情況,就應及時去醫(yī)院。
建議:
1.孩子牙齒窩溝如果比較深,最好做個窩溝封閉。
2.三四歲的孩子能配合看病時,帶他們做定期口腔檢查和保健,并用幼兒專用的膏狀物進行洗牙,通常每3—6個月一次。
6個月—3歲:給牙齒涂層氟化物
寶寶的小牙在這個階段就會陸續(xù)“破土而出”了。于是,系統(tǒng)的護牙工程也要隨之開始了。
就像很多人知道的,氟化物有堅固牙齒的作用。所以近幾年來,多數(shù)牙膏都會添加或多或少的氟化物。然而對低齡兒童來說,含氟牙膏未必好。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大多不會有意識地漱口,很容易吞咽下有著各種水果味道的牙膏。有調(diào)查顯示,3歲左右的兒童在刷牙時會吞咽牙膏用量的30%左右,4—5歲兒童的吞咽量約為20%。如果兒童長期吞入含氟牙膏,就有可能因攝入過量的氟化物而導致氟牙癥。
所以朱紅主任認為,兒童在使用牙膏時應該慎重一些。我國市面上的牙膏,大多按照含氟量的多少被簡單地分成了成人和兒童兩種,很少有專供幼兒使用的無氟牙膏。因此,最好在確認孩子有漱口能力后再使用含氟牙膏,在此之前,可只用清水刷牙。
不過,年齡小的孩子不適合使用含氟牙膏,并不是說他們要完全避開氟化物。為了促進牙齒與骨骼的鈣化,在國外,孩子6個月后,就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補充氟化物。他們通常選擇將氟滴劑滴在孩子的舌頭上,讓他用舌頭在口內(nèi)攪拌,使氟滴劑到達各個牙面;或每天將氟滴劑或氟片溶于飲水中。而在我國,比較普遍的氟化物防齲做法是由醫(yī)生將氟化物涂在牙齒表面,以保證牙齒的堅固。
建議:
1.孩子6個月后,帶他到醫(yī)院進行氟化物防齲處理;以后最好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檢查,以確定是否需要再次涂氟。
2.牙齒萌出的這段時間,適當咀嚼硬物可以促進頜骨發(fā)育,讓牙齒長得更整齊。比如,可以喂給孩子一點餅干之類有“嚼頭”的食物。
6歲—12歲:奇怪的新牙要拔掉
這是乳牙“下崗”,恒牙“上崗”的換牙期。牙病在這個階段總是來得特別頻繁,所以,基礎的口腔清潔工作至關(guān)重要。
朱紅主任說,除了刷牙,家長還應注意孩子的換牙情況。如:一顆牙掉了很長時間,新的是否長出來了;是不是乳牙還沒掉,恒牙就出來了;是不是在一些不恰當?shù)牡胤介L出了奇怪的牙齒……凡此種種,都不能忽視。
建議:
1.如果乳牙過早掉了或因壞了被拔除,恒牙短時間內(nèi)還不能萌出,應該帶個缺隙保持器,以防兩邊的牙把正常恒牙的空間擠掉。
2.乳牙沒掉,恒牙已長,會形成雙排牙,這種情況需要盡早拔除乳牙。
3.長出奇怪的牙齒要趕緊看,比如在門牙位置長出尖尖的牙,就可能是多生牙,應該及早處理。
4.嚼點硬的食物,否則頜骨可能由于缺乏咀嚼刺激而不能充分發(fā)育,以致難以容納恒牙,出現(xiàn)畸形。▲
護牙小貼士:杜絕六個壞習慣
1.舔牙齒、吐舌頭:常發(fā)生于換牙期。容易使頜骨發(fā)育畸形,如下頜前突等。
2.吮手指:嬰兒期時屬于正,F(xiàn)象,但如果三四歲后仍難以改正,就可能會出現(xiàn)上頜前突等問題。
3.咬物體:咬被角、枕頭或鉛筆等,容易讓上下牙之間出現(xiàn)間隙。
4.咬上唇或下唇:咬上唇會導致下頜前突,出現(xiàn)“地包天”;咬下唇容易導致下頜后縮,出現(xiàn)“鳥嘴狀”。
5.偏側(cè)咀嚼:單側(cè)咀嚼會讓不常用的一側(cè)頜骨發(fā)育不良,導致臉型左右不對稱。
6.用嘴呼吸:長時間用嘴呼吸會令上頜前突,上前牙突出。
- 上一篇:孕婦:牙不好 兒早產(chǎn)
- 下一篇:護牙要從0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