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皮治療口腔潰瘍偏方
西瓜皮治療口腔潰瘍不是什么“秘方”,但是古人用的方法各有不同。比如元代名醫(yī)朱丹溪在其所著的《丹溪心法》中記載:“治口瘡甚者,西瓜皮燒灰敷之。”《本草匯言》中也有用它燒灰塞填牙縫、治牙痛的驗案。而多數(shù)時候,大夫會讓人把西瓜皮焙干,研末外用可治口瘡。西瓜皮又稱“瓜衣”,共分三層:分別為“青衣”、“翠衣”、“白衣”。這其中的“翠衣”這一層,屬于瓜皮中的“瓜肉”部分,用刨子刨下一片,放在亮處查看,其透明、青翠,猶如碧玉一般。郭德綱稱其為“小翠兒”也是有由來的,清代著名醫(yī)家葉天士所著的《臨證指南醫(yī)案》一書中把西瓜皮已經(jīng)叫做“西瓜翠衣”了。
如果夏天感到頭昏、睡不醒、周身乏力、吃什么都沒味道,舌苔上還有一層厚厚的黃苔,吃些“西瓜翠衣”是最好不過了。
用西瓜皮與皮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結(jié)晶,藥物學上叫“西瓜霜”,這個大家就更熟悉了。其作用是治療喉風、喉痹、口瘡、牙疳等病癥,多研末吹喉外用或沖入湯藥中內(nèi)服。醫(yī)籍《喉痧癥概要》中用于退炎消腫、治咽喉腫痛白腐的“玉鑰匙”,《治喉捷要》中用于治白喉的“瓜霜散”,都是以西瓜霜為主藥制成的。嗓子疼、嗓子冒煙、咽部水腫等燥熱不適癥狀,噴噴西瓜霜,往往能立刻得以緩解。
如有偏食、胃潰瘍、慢性肝炎
可千萬別長期吃“小翠兒”
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西瓜皮中含有大量葡萄糖、果糖、生物堿和多種氨基酸、礦物質(zhì),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大大超過蘋果。常吃西瓜皮,還能防止膽固醇的沉積,對防治壞血病也有效果。
南京市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口腔科周主任提醒,不少治療口腔潰瘍的驗方有道理,但是只能作為緩解癥狀的方法之一,不能長時間靠此方法來治療。專家提醒,很多口腔潰瘍背后往往是其他病癥,偏食、消化不良、發(fā)熱、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等也是口腔潰瘍的誘因。但消化系統(tǒng)疾病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或遷延性肝炎等,還有一些免疫系統(tǒng)疾病,也會表現(xiàn)出口腔潰瘍的癥狀。所以,使用這些驗方之前最好先咨詢有經(jīng)驗的中醫(yī)師。而如果某處的口腔潰瘍超過兩周不愈合,最好求助專業(yè)的口腔醫(yī)生,排除口腔惡性病變。
“小翠兒”用處大
緩解牙痛
中醫(yī)認為,西瓜皮能夠主治暑熱、煩渴等癥。除了像郭德綱那樣像泡茶一樣地喝,西瓜皮經(jīng)過曬干后,加少許冰片,搽于牙痛處,能緩解疼痛。
祛痤瘡
綠豆湯中,不妨加上清熱祛火的西瓜皮,做成“綠豆翠衣”,將洗凈的西瓜翠衣(不用削去外皮)和綠豆放在一起煮,能清熱去火,能祛臉上的小痘痘。
曬后修復(fù)
西瓜皮在治療曬傷上有一定的功效,西瓜皮切成小薄片,敷在曬傷肌膚上,5~10分鐘左右即更換一次西瓜皮,曬傷情況較嚴重的可以先將西瓜皮放進冰箱中冷藏,再冰敷,堅持一周左右,治療曬傷效果明顯。
- 上一篇:治療口腔潰瘍的5種含漱方
- 下一篇:口腔潰瘍治療3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