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氣的癥狀和治療
一、梅核氣的癥狀
1、咽部異物感
梅核氣最為主要的癥狀,病情繼續(xù)發(fā)展會出現(xiàn)干燥、瘙癢、灼熱等不適體征,某些情況下反酸、噯氣,消化障礙,進(jìn)食后腹脹,有嘔吐感,以致患者飲食障礙。
2、吞咽疼痛
進(jìn)食或飲水的過程里,患者吞咽障礙,伴有疼痛感,部分患者感冒發(fā)燒,引發(fā)急性的咽喉炎,咽部疼痛異常,患者不自覺的咳嗽,加劇咽部黏膜組織的發(fā)炎癥狀。
3、發(fā)聲異常
通常狀況下,梅核氣患者聲音發(fā)啞發(fā)干,聽起來有些刺耳,或伴有阻塞感、頻繁咳嗽、痰中帶血,一些年齡較大的患者,要注意是否有癌變的癥狀。
4、全身不適
全身性的疾病前期征兆不明顯,臨床上,發(fā)熱、頭痛、腹瀉等癥出現(xiàn),因此梅核氣需與周身性的疾病相判別。
二、梅核氣的治療
1、痰氣郁結(jié)型
主癥:自覺咽喉有異物梗塞感,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或上下游走不定,或于某處固著不動。癥狀輕重變化頻繁而無規(guī)律。對飲食無影響,一般在進(jìn)食、工作、學(xué)習(xí)、談笑等精神移注他處時,異物梗阻癥狀明顯減輕乃至消失。多見于中年女性。不少患者情緒欠穩(wěn)定,恐癌多疑。
治則:疏肝解郁,理氣化痰。
方藥:方用半夏厚樸湯。常用中藥:法夏、厚樸、茯苓、紫蘇梗、生姜等。
2、肝郁氣滯型
主癥:胸脅滿悶或疼痛,或乳房及少腹脹痛,善太息,暖氣頻作,食納呆滯,或咽中如物梗阻,吞吐不利,或見頸項甲狀腺腫瘤,情志抑郁,腹部積聚,月經(jīng)不調(diào),甚或閉經(jīng),苔薄,脈弦。
治則:疏肝解郁,行氣散結(jié)。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常用中藥:柴胡、赤芍、川芎、枳殼、香附、陳皮、郁金、佛手、炙甘草等。
3、肝郁失音型
主癥:咽喉梗塞,部位不定;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時有時無,時輕時重,常隨情志變化而變化,抑郁愈甚,癥狀愈重;亦有因情緒激動后聲音突然嘶。换蛘Z音全無,短者數(shù)小時,長者可數(shù)日不愈,但咳嗽、啼哭時卻發(fā)聲正常。咽喉檢查均無異常。常伴有情志不舒,多疑善慮,少言寡歡,胸悶脅痛,失眠心悸,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舌淡紅苔薄,脈弦細(xì)。
治則:疏肝解郁行氣,暢喉開音。
方藥:訶子清音湯。常用中藥:訶子肉、桔梗、甘草、郁金、香附、木蝴蝶等。
治療梅核氣的幾個小偏方
1、芹菜蜜膏
芹菜1000克。洗凈搗爛取汁,加蜜少許,文火熬成膏,每日半茶匙,每日兩次,以開水沖服。芹菜可以除煩消腫、解毒宣肺、潤肺止咳,可治梅核氣。
2、硼砂大豆
硼砂面15克,大豆1小把。先用溫水將大豆浸泡膨脹,然后煮熟取出,加硼砂面攪拌,使大豆掛勻硼砂為度;每次咀嚼熟豆4-5個,徐徐下咽,每日2次,5-7日為1療程?芍蚊泛藲。
3、白糖腌海帶
水發(fā)海帶500克,白糖250克。將海帶洗凈,切絲,放鍋內(nèi)加水煮熟,撈出,拌入白糖腌漬1天后食用,每次服50克,每日2次?芍蚊泛藲狻
4、山豆根銀花湯
山豆根10克,桔梗5克,麥冬4克,銀花3克。水煎服,每天1劑,分2次服。治療慢性咽炎和梅核氣都有效。
5、金銀花雞蛋膏
金銀花5克,桔梗2克,米醋25克,生雞蛋1枚。以潔凈水50毫升與醋混合后放入瓷杯中,加熱煮沸后加入前2味藥煮3分鐘,濾去藥渣,將雞蛋清倒入藥汁中攪勻,煎成膏狀。取小塊藥膏含化,日多次。治療梅核氣有良效。(參考網(wǎng)站:求醫(yī)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