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指由于心臟激動的起源或傳導異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變,是臨床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心律失;颊叩呐R床癥狀輕重不一,輕者可無任何不適,偶于體檢時被發(fā)現(xiàn),嚴重的可以引起心臟擴大、心力衰竭、暈厥、卒中,甚至猝死。
冠心病、風心病、高血壓、心肌炎、甲亢、甲減,以及部分先天性的傳導系統(tǒng)異常等疾病均可引起心律失常。如冠心病可以因為心肌缺血出現(xiàn)心動過緩、早搏、室速甚至室顫等,甲亢往往會引起心動過速,甲減則往往會引起心動過緩,先天性的異常傳導通路則可引起陣發(fā)性的心動過速。而這些心律失常往往可以通過改善心肌供血、甲亢控制、甲狀腺素的補充、異常通路的射頻消融而得以改善甚至治愈。
然而由于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多種多樣,部分心律失常還存在不止一種病因,從而增加了心律失常的病因診治難度。部分患者可以通過常規(guī)的抽血化驗、(動態(tài))心電圖、負荷試驗、心臟彩超、心肌核素顯像等無創(chuàng)方法明確診斷,但還有部分患者往往需要通過冠脈造影、心內電生理檢查等有創(chuàng)檢查方法才能明確病因。
對于心律失常的治療,只有針對病因才能更加有效地得以控制。
- 上一篇:心跳不齊并非都是心臟病
- 下一篇:房顫危險!讓你心驚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