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衰竭治療可有西醫(yī)治療以及中醫(yī)治療:
1、西醫(yī)藥治療
。1)減輕心臟負荷
①休息:為減輕心臟負荷的主要方法。在輕度心力衰竭患者,限制體力活動即可;重度心力衰竭時,則宜臥床休息。還要注意解除病人的精神負擔。
②限鹽:這是控制慢性心力衰竭最適當?shù)姆椒ㄖ弧8鶕?jù)心力衰竭的程度每日食鹽的攝人量限制在2.5-5.0克之間。
③利尿。
、苎軘U張藥。
(2)加強心肌收縮力:主要是洋地黃類強心甙,可增加心臟的收縮能力,控制和改善心力衰竭的癥狀。但須指出,這類藥物的治療有效量與中毒量較接近,用藥期間應密切觀察,警惕發(fā)生中毒的現(xiàn)象,如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痛,頭昏,黃視或綠視等。因此,應嚴格地遵循醫(yī)囑用藥,不可輕易地加量或減量。
2.中醫(yī)藥治療
(1)氣陰兩虛:心悸氣促,動則尤甚,頭暈乏力,盜汗顴紅,心煩失眠,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或結(jié)代。
治法:益氣斂陰。
方藥:黨參、黃芪各15克,麥冬、遠志、阿膠、生地、茯苓、酸棗仁各10克,五味子、炙甘草各6克。
(2)血淤水阻:兩顴暗紅,口唇紫暗,心悸怔忡,動則氣急,下肢水腫,舌暗或有紫斑,苔膩脈澀。
治法:化淤行水。 方藥:當歸、紅花各12克川芎、桃仁、赤芍、元胡、茯苓、澤瀉、車前子各10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
(3)陽虛水泛:心悸氣短,畏寒肢冷,腰酸腿軟,浮腫少尿,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脈沉細或結(jié)代。
治法:溫陽利水。
方藥:茯苓30克、車前子20克,白術(shù)、澤瀉、炙甘草、黨參、當歸、丹參各10克,制附片6克,肉桂、干姜各5克。
(4)陽氣虛脫:心悸氣喘,煩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浮腫少尿,舌淡苔白,脈沉細微弱。
治法:回陽益氣固脫。
方藥:龍骨、牡蠣各30克,人參20克,麥冬、五味于、山萸肉各10克,制附片8克,炙甘草6克,蛤蚧2克,研末沖服。
99熱心醫(yī)生溫馨提醒:藥物治療的同時也應該在心臟允許的情況下參加輕微的勞動和體育鍛煉,以及飲食上要有節(jié)制,以少食多餐、富于營養(yǎng)、易消化為原則。
- 上一篇: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方法
- 下一篇:中醫(yī)治療心功能衰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