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俗稱“三把利劍”—— “藥物、搭橋、介入”。
首先談談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冠心病最基本的治療,通過藥物來降低心肌的氧消耗量來減輕、緩解癥狀,然而單純用藥雖然有效,但不能使堵的血管疏通,對嚴重的心絞痛 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第二種就是外科搭橋術。是指開胸之后,在狹窄的血管處用自身的血管搭橋,血流繞過狹窄從新搭的橋上流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緩解癥狀,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改善愈后。但是,做心外科手術需要開胸和全身麻醉,手術創(chuàng)傷比較大,病人的恢復時間也比較長,對其它一些臟器也有損傷,比如肺功能、腦功能、腎功能有損害的病人做搭橋手術會有相對的禁忌,所以外科搭橋術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種療法是介入療法。介入治療既不同于藥物治療,也不同于外科搭橋術,它是近年興起的新型治療方法。它是由從人體外周血管(比如橈動脈,或者大腿根部的股動脈)經皮穿刺,穿上一種帶有特殊裝置的導管,沿著血管到達心臟旁邊的冠狀動脈內進行氣囊擴張,利用球囊擴張的機械性擠壓作用將狹窄或阻塞的冠狀動脈擴開。如果擴開之后,有的病人出現(xiàn)塌陷而彈性回縮,我們還可以往里面放一個金屬支架,把它撐起來,防止塌陷,所以,球囊擴張或是支架,都是為了疏通管腔,特別是放入支架后,治療效果非常好。但是金屬支架也有它的不足之處,比如放置金屬支架后,有的患者的支架內還會發(fā)生內膜增生,發(fā)生再次狹窄,冠狀動脈再次堵塞,冠心病復發(fā)。近年來發(fā)明了一種新的方法:在基礎支架上面涂上一層防止血管增生的藥,防止血管再堵塞。自藥物支架問世以來,冠心病病人血管再堵的概率大大降低,臨床效果令人滿意。介入療法和藥物支架相比,療效確切,和外科相比,創(chuàng)傷小,不需要開胸。所以,它已經成為目前臨床上治療冠心病的一種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作為冠心病病人到底該采取哪種方法治療,我們會根據(jù)病人的臨床表現(xiàn),全身情況,冠狀動脈的造影結果綜合考慮,為病人選擇一個最佳的治療方案。
健康的生活方式,早期發(fā)現(xiàn)和正規(guī)治療是預防和治療冠心病的有效方法,那么冠心病的病人為什么要終生治療呢?剛才提到,不論藥物、外科搭橋手術、還是介入治療,解決的只是血管病變的局部問題,對整個血管病變, 這三種方法無論哪一種都無法改變動脈硬化整體的病變和發(fā)展。所以,在術后要做好長期甚至是終生的預防,防止病變再次發(fā)作。我們應該積極采取各種預防措施,防止過早發(fā)生動脈硬化,或即使發(fā)生了動脈硬化,也要延緩它進展的速度。
- 上一篇:如何預防冠心病支架后再狹窄
- 下一篇:治療冠心病三大錯誤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