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大腸癌的最常見部分,目前,它已在癌癥排行榜中躍居第二位了,所以飲食和生活方式,是癌癥的禍根。由于成因和癥狀的相似,直腸癌通常和結腸癌被一同提及。直腸癌手術時很難保留肛門及其功能是醫(yī)學界所面臨的一個難題,亦是直腸癌患者手術方法上爭論最多的一種疾病。
在直腸癌家族中,低位直腸癌所占比例較大。而臨床醫(yī)學上對低位直腸癌的手術方式一般是低位直腸癌切除術,因為低位直腸癌與肛管括約肌接近,因此直腸癌術后往往出現(xiàn)肛門功能不佳,大便次數(shù)增多等情況,給患者帶來極大的不便。
直腸癌術后護理方案
專家介紹,直腸癌術后患者一般身體比較虛弱,會出現(xiàn)食欲不振,體重減輕,排便次數(shù)增多等癥狀,此時應加強護理,促進直腸癌術后恢復。
直腸癌術后護理具體方案
1、直腸癌術后飲食護理
直腸癌術后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素、低渣、無刺激為主,避免太稀和粗纖維太多的食物。避免進食引起便秘、產氣的食物。應多食豆制品類、蛋、魚以及綠色蔬菜水果等。
2、直腸癌術后心理護理
直腸癌術后要盡快幫助患者建立生活的信心及勇氣,多與患者交流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開導患者。
3、直腸癌術后常規(guī)護理
首先,直腸癌術后麻醉清醒前應囑患者去枕平臥6小時,頭偏向一側。待6小時患者神清、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取半臥休息,以利于引流,結腸造口術后,應向造口側側臥,以防止大便或腸液流出污染腹部傷口。
其次,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同時注意患者的一般情況:神志、精神、滲血、滲液情況及造口血運是否良好,腹部有無不適癥,傷口敷料及腹帶是否適宜等。
然后,禁食、禁飲、胃腸減壓2-3天,由靜脈輸液補充營養(yǎng),密切觀察患者用藥情況及不良反應。待排氣后,腸蠕動功能恢復后,可逐步恢復飲食。
最后,鼓勵患者多翻身并早期坐起及下床活動。預防褥瘡的發(fā)生。
4、直腸癌術后治療
直腸癌術后護理對直腸癌患者的恢復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同時直腸癌術后的有效恢復還在于術后綜合治療方式的選擇。
直腸癌手術治療方式僅僅是切除了局部的病變,一些微小的癌腫仍可殘留于人體內,而且直腸癌術后患者免疫力下降,此時更為殘余癌細胞提供了一個繁衍棲息的場所,極易形成二次腫瘤。
而直腸癌術后輔助放化療,雖然能降低直腸癌的局部復發(fā),提高手術切除率,但術前放療可能會延遲會陰部的愈合,引起性功能障礙。術后放療不能提高長期生存率,而且還會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特別是小腸梗阻和由放射性腸炎引起的遲發(fā)性腹瀉。同時,放化療會產生一系列毒副反應,造成患者機體免疫力下降,患者生活質量下降。
所以,直腸癌術后護理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做起,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