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急性腸梗阻病人的全身情況常較嚴重,所以手術的原則和目的是:在最短手術時間內(nèi),以最簡單的方法解除梗阻和恢復腸腔的通暢。具體手術方法要根據(jù)梗阻的病因、性質、部位及全身情況而定。
。1)小腸梗阻:對單純性小腸梗阻,一般應急取直接解除梗阻的原因,如松解粘連、切除狹窄腸段等,如不可能,則可將梗阻近、遠側腸袢做側側吻合手術,以恢復腸腔的通暢。對病人一般情況極差或局部病變不能切除的低位梗阻,可行腸造瘺術,暫時解除梗阻。高位梗阻如作腸造瘺可造成大量液體及電解質丟失,所以不應采用。
對絞窄性小腸梗阻,應爭取在腸壞死以前解除梗阻,恢復腸管血液循環(huán)。正確判斷腸管的生機十分重要,如在解除梗阻原因后有下列表現(xiàn)。則說明腸管已無生機:
、倌c壁已呈暗黑色或紫黑色;
、谀c壁已失去張力和蠕動能力,腸管呈麻痹,擴大、對刺激無收縮反應;
、巯鄳哪c系膜終末小動脈無搏動。
如有可疑,可用等滲鹽水紗布熱敷,或用0.5%普魯卡因溶液作腸系膜根部封閉等。倘若觀察10~30分鐘,仍無好轉,說明腸已壞死,應作腸切除術。
。2)急性結腸梗阻:由于回盲瓣的作用,結腸完全性梗阻時多形成閉袢性梗阻,腸腔內(nèi)壓遠較小腸梗阻時為高,結腸的血液供應也不如小腸豐富,容易引起腸壁血運障礙,且結腸內(nèi)細菌多,所以一期腸切除吻合,常不易順利愈合。因此,對單純性結腸梗阻,一般采用梗阻近側(盲腸或橫結腸)造瘺,以解除梗阻。如已有腸壞死,則宜切除壞死腸段并將斷端外置作造瘺術,等以后二期手術再解決結腸病變。
- 上一篇:腸梗阻治療方法總結
- 下一篇:如何非手術治療腸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