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燒傷的化學(xué)物質(zhì),常見的為硫酸、鹽酸、硝酸和石灰、氨等酸堿類,以及磷、苯、酚類,其燒傷的部位一般有手、胳膊、面部等外露體位。
1.酸類(硫酸、硝酸、鹽酸、甲酸、醋酸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再用2%蘇打水洗滌、中和,最后用凈水沖洗干凈。
2.堿類(苛性鉀、苛性鈉、碳酸鉀、碳酸鈉、氨等):先用大量清水沖洗,再用2%醋酸洗滌、中和,接著用凈水沖洗,或3%硼酸溶液冷濕敷。
3.氰化物(氰化鈉、鉀及氫氰酸等):水沖洗后用3%硼酸水濕敷,或1:4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
4.溴:用水沖洗后,再以10%硫代硫酸鈉(大蘇打)溶液洗滌,然后涂上5%碳酸氫鈉糊劑,或用25%氨水1份,松節(jié)油1份及95%酒精10份的混合劑處理創(chuàng)面。
5.鉻酸:水沖洗后用5%硫代硫酸鈉溶液或1%硫酸鈉溶液洗滌,再用凈水沖洗,或涂上2%二硫基丙醇膏;亦可用5%硫代硫酸鈉軟膏或10%依地酸鈣軟膏。
6.氫氟酸:大量水沖洗,接著用5%小蘇打水洗滌或濕敷;或用50%硫酸鎂溶液浸泡半小時(shí);也可在水沖洗后再以石灰水沖洗,局部注射5%葡萄糖酸鈣液1毫升—2毫升,再涂上氧化鎂糊膏或激素軟膏。
7.磷:如有磷的微粒附著于皮膚,應(yīng)將傷處浸入水中,用刷子清除微粒,然后用1—2%硫酸銅溶液沖洗數(shù)分鐘,再用2%小蘇打沖洗,最后用生理鹽水濕敷。
8.石炭酸(酚):水沖洗,繼用75%酒精洗滌,最后用25%硫酸鈉溶液濕敷。
9.焦油、瀝青:先用汽油或氯仿、松節(jié)油、二甲苯清除附著在皮膚上的焦油或?yàn)r青,然后涂上保護(hù)膏、羊毛脂或氧化鋅軟膏。
10.氯化鋅及硝酸銀:水沖洗后,用小蘇打洗滌。
11.氧化鈣(生石灰):生石灰燒傷是一個(gè)例外,傷后不能立即用水沖洗。因?yàn)樯矣鏊畷?huì)產(chǎn)生大量熱,加重創(chuàng)面的損傷程度。所以首先必須將創(chuàng)面上的生石灰完全清除干凈,然后用大量清水沖洗創(chuàng)面;蛘呦扔弥参镉颓宄っ嫖⒘,再用2%醋酸溶液洗滌患部。
12.三氯化砷:先用水沖洗,再用2.5%氯化銨溶液濕敷,最后用2%二巰基丙醇軟膏涂布。
13.農(nóng)藥(有機(jī)磷、有機(jī)氯):立即用小蘇打或肥皂水洗滌,再用清水沖洗。但敵百蟲禁用上述堿性液處理,因敵百蟲遇堿后毒性反應(yīng)大。
- 上一篇:車禍頭部外傷有哪些處理原則
- 下一篇:電燒傷處理有哪些注意事項(xi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