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的中醫(yī)藥物治療情況分析
食管癌屬于中醫(yī)“噎膈”范疇,《諸病源候論》記述: “噎膈者, 饑欲得食, 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間, 食物難入, 名曰噎。本病的病變部位在食管, 其發(fā)病與痰瘀交結、脾腎虧虛有關,基于此,我們擬定基礎方結合辨證論治,重用黃芪、黨參、白術扶正補虛,補氣益脾。
先察其標本虛實, 抓住痰、瘀、虛這主要病理。 病程初起或體質強壯者, 宜以理氣除痰、袪瘀解毒為主;久病則多有體虛衰弱,治療上宜以扶正驅邪為主。晚期食管癌多屬于氣虛陽微者,癥見飲食難下,泛吐清涎,形體消瘦,面色泛白, 形寒肢冷,面浮足腫, 舌質暗淡,苔薄白,脈沉細。 治宜健脾益氣,溫陽散結。方以健脾益氣加減,藥如黨參、黃芪、白術。
中醫(yī)藥與放化療手術聯(lián)合治療:
。1)與放療聯(lián)合
放射治療后熱盛津傷絡阻者,癥見皮膚潮紅、瘙癢、滲液破潰,胸痛干咳,吞咽疼痛,進食梗阻加重,納呆,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結,舌暗紅,苔黃,脈細數(shù)。治宜清熱解毒,益氣養(yǎng)陰, 藥如黃芪、北沙參、石斛、女貞子等。
(2)與化療聯(lián)合食道癌的中醫(yī)藥物治療情況分析
化學治療后脾腎虧虛、胃失和降者,癥見疲倦乏力,脘痞惡心欲吐,便溏或腹瀉,納呆,舌淡,苔薄, 脈細。治宜健脾補腎,和胃調中。藥如黃芪、黨參、女貞子、枸杞子等
(3)外科手術后氣血兩虛、創(chuàng)口難以愈合者,宜益氣養(yǎng)血、補虛生跡藥如黨參、女貞子、白術。
以上是中醫(yī)藥物治療食道癌的情況,有關患者應注意了解;际车腊┖髴皶r的治療,有利于病情的預后。
- 上一篇:食道癌術后注意飲食
- 下一篇:如何應對食道癌并發(fā)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