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肛竇炎?
肛竇炎又稱肛隱窩炎(anal cryptitis)是指肛門齒線部的肛隱窩炎癥性病變。常引起肛周膿腫,中醫(yī)稱為“臟毒”。為肛門感染的常見病癥,常并發(fā)肛乳頭炎.使乳頭肥大。同時也是化膿性疾病的重要誘因。由于癥狀較輕,易被病人和醫(yī)生所忽視。肛竇位于齒部,相鄰肛柱之基底間,形如半月,開口向上,凹如口袋,深約3~5毫米。其底部有肛腺的開口。肛腺屬內(nèi)分泌腺,分泌粘液由括約肌收縮而被排擠出,以潤滑腸壁利于排便。肛腺導管長約3~10厘米,深達坐骨直腸窩和骨盆。
病因病理
直腸從中部往下端逐漸變細縮窄[2],隨著腸腔在肛門處的收縮,腸壁的粘膜就像人衣服的袖口一樣折疊起來,形成許多縱長隆起的皺壁,醫(yī)學上叫直腸柱或肛柱。兩個柱底之間靠一個半月形皺襞相連,這個半月形皺襞叫肛門瓣。兩個直腸柱與肛門瓣之間形成了一個漏斗狀開口向上的凹陷小窩,這個小窩就是肛竇,又叫肛隱窩。
肛竇底部有能夠分泌液體的肛門腺和肛門腺導管,平時能分泌出粘性液體,潤滑大便和保護直腸肛門。由于肛竇像一個漏斗,開口向上張著,糞便和其他臟東西,就很容易積存在竇里,同時也容易被硬的糞便擦傷弄破。細菌侵入之后就會引起肛竇內(nèi)感染,并沿著肛門腺導管和肛門腺蔓延,所以肛竇炎又是引起多種肛門直腸病的根源,如肛門直腸周圍膿腫、肛瘺、肛裂、痔瘡、肛乳頭炎等,肛管上皮癌的發(fā)生,也與慢性肛竇炎癥的刺激有關(guān)。
- 上一篇:如何預防肛瘺的發(fā)生?
- 下一篇:得了肛竇炎會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