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乙肝的認識存在著很大的誤區(qū),乙肝真的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可怕嗎?其實乙肝一點都不可怕。只有了解到了乙肝是什么,才能明白乙肝其實只是一種普通的疾病。
什么是乙肝
通常所說的“乙肝”是指“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臟疾病。乙肝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體液(主要是血液)中,健康者可能會通過皮膚的破損處與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體液(皮膚破損處的分泌物、精液、陰道分泌物)的接觸而受到傳染,也可因口腔或消化道黏膜破損(如咬傷、炎癥、潰瘍等)接觸到乙肝病毒而受到傳染。乙肝病毒傳播的途徑一般有:分娩時由母親傳染給新生兒;治療注射時沒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治療用具,輸血時所輸血液含有乙肝病毒;與感染者性接觸時沒有防護措施等等。乙肝病毒不會通過空氣、食物和水傳播,所以日常生活中如握手、擁抱、吃飯等一般不會傳播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進入體內(nèi),一部分感染者終生攜帶病毒,不發(fā)。挥幸徊糠指腥菊咴谝欢l件下體內(nèi)乙肝病毒大量增殖,破壞了肝細胞,這樣就發(fā)生了乙型肝炎。雖然人們目前還不能確切地掌握潛伏的病毒何時大量增殖及其導(dǎo)致乙肝的發(fā)生的規(guī)律,但有幾點是可以肯定的,即發(fā)生病毒破壞肝細胞的條件:一是病毒復(fù)制活躍(HBeAg陽性、HBV-DNA陽性);二是有飲酒、服藥等肝損傷的誘因;三是有打破了免疫系統(tǒng)和病毒之間平衡的因素;四是重疊感染了其他肝炎病毒或艾滋病病毒。
認識乙肝的七大誤區(qū)
1.病人不能與健康人接觸
乙肝病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把牙刷、剃須刀等用品與他人分開,患有乙肝的婦女注意經(jīng)期衛(wèi)生,就不會把乙肝傳染給別人。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可以正常上學(xué)、工作,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剂艘腋魏,在急性期要注意休息。
2. 病毒攜帶者不可結(jié)婚
乙肝病毒攜帶者可以結(jié)婚,但婚前一定要檢測血中的乙肝抗原抗體系統(tǒng),即“兩對半”。結(jié)果有任何一項陽性,不需注射乙肝疫苗。如均為陰性,則必須注射疫苗,待產(chǎn)生抗體后就可以結(jié)婚。一定要節(jié)制性生活,避免飲酒和過度疲勞。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nèi)必須注射乙肝疫苗。
3. 成年人無須接種疫苗
回答是否定的。處于HBV感染高度危險狀態(tài)的易感乙肝者均應(yīng)接種乙肝疫苗。主要包括:新生兒、嬰幼兒和學(xué)齡前兒童、醫(yī)務(wù)人員、乙肝病人和HBsAg攜帶者的密切接觸者、性伴侶和配偶、新入伍的軍人、保育人員、運動員等。
4. 保肝藥多多益善
慢性乙肝的病人經(jīng)常會超出醫(yī)生建議范圍吃很多所謂“保肝藥”、保肝保健品,其實對肝臟并不一定有利。因為藥劑量過大,品種過多或療程過長,只會加重肝臟的代謝,會誘發(fā)危險。
5. 空氣可傳染乙肝
乙肝不會通過空氣、消化道或飲食傳播,同室工作、交談、一起進餐不會被傳染。但病毒攜帶者的唾液可能含有病毒,應(yīng)采用公筷分食。乙肝一般也不會通過握手傳染給其他人,除非雙方雙手都有裂口,有出血情況。
6. 病人沒有自愈能力
年齡越小感染HBV(乙肝病毒)后越容易形成慢性感染者,隨著年齡增長感染HBV變成慢性乙肝比率下降,我國大多數(shù)人受到HBV感染后能靠自身免疫功能清除病毒。
7. 乙肝媽媽不能哺乳
乙肝患者的乳汁中HBsAg呈陽性,可能傳染乙肝病毒。母乳喂養(yǎng)的乙肝病毒清除率要高于奶瓶喂養(yǎng)。在嬰兒出生后24-48小時內(nèi),實施疫苗預(yù)防注射后,小兒基本上能避免通過哺乳染上乙肝病毒。但是應(yīng)該注意:乳頭有出血和潰瘍都不宜用母乳喂養(yǎng),且哺乳前母親的雙手應(yīng)消毒。
- 上一篇:你了解乙肝大小三陽嗎 五個問題讓你明白
- 下一篇:乙肝攜帶者為什么還在不斷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