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在中國源遠流長,素有“藥補不如食補”之說,其取材廣泛,用料考究,制作嚴謹,品種豐富,風味獨特。藥膳選取入食的藥材一般以植物性原料居多,經(jīng)過前期加工,去除異味而后方可使用。在配料時一般因人而異,根據(jù)就餐者各人不同的生理狀況配以不同的藥材,以灰到健身強體,治病療傷的功效。中藥與食物相配,使藥借食味,食助藥性,變“良藥苦口”為“良藥可口”。
所以說藥膳是充分發(fā)揮中藥效能的美味佳肴,特別能滿足人們“厭于藥,喜于食”的天性,且易于普及,取材廣泛,可在家庭自制,是中藥的一種特殊的、深受百姓喜愛的劑型,有助于防病治病及疾病康復。乙肝用藥需要精簡科學
常言道:“是藥三分毒”,“藥補不如食補”。藥膳,以“膳”為主,即以相應(yīng)食材為載體,利用天地萬物相生相克的至理,巧妙搭配烹飪,使之起到不亞于任何成藥的療效作用,且無藥品的毒性、過敏性,無任何風險。這是華夏醫(yī)學獨有的特色風景,中醫(yī)天人合一理論的完美體現(xiàn)。對病人來說,它們是可口的良藥;對健康人來說,它們是獨特的養(yǎng)生保健美食。
乙肝藥膳:
功效:解毒,益氣。
配料:活泥鰍2000克。
制作:活泥鰍放清水中,養(yǎng)1天,使其排凈腸內(nèi)廢物,次日,把泥鰍放在干燥箱內(nèi)烘干或焙干研末裝瓶。
用法:每日3次,每次10克,溫開水送服。15天為一療程,最長服用四個療程。
功效:養(yǎng)肝,降轉(zhuǎn)氨酶。適用于急慢性肝炎、血清轉(zhuǎn)氨酶高。
配料:花生、紅棗、冰糖各30克。
制作:花生置鍋中,加適量水煎煮,然后加入紅棗、冰糖,煎至糖化即可。
用法:每日1劑,吃花生、紅棗,喝湯。30天為1療程。
功效:清利濕熱,退。適用于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
雞骨草飲
杞地白芍湯
材料及制作:枸杞子一兩、熟地黃一兩、白芍五錢、瘦豬肉四兩、大棗十枚、生姜三錢、陳皮二錢。文火煮一個半小時至兩小時。加鹽調(diào)味,隨量飲用。
參歸羊肉湯
材料及制作:黨參五錢、當歸三錢、枸杞子五錢、羊肉四兩、生姜三錢、大棗十枚。將所有材料加水適量,文火煮兩個半小時至三時,加鹽調(diào)味,隨量飲用。
雞骨草扁豆苡仁湯
功效:有健脾袪濕。適合于慢性乙肝患者,因天氣濕熱而胃口欠佳者。亦適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帶菌。
慢肝雙耳粥
。墼希莺、白木耳各5克,大棗5枚,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壑谱鳎輰⒑凇啄径湃霚厮信莅l(fā),擇去蒂,除去雜質(zhì),撕成瓣狀,將粳米淘洗干凈,大棗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內(nèi),加水適量,將鍋置武火上,燒開,移文火上燉熟至黑、白木耳極爛、粳米成粥后,加入冰糖,稍煮即可。
。塾梅ǎ菝咳2次或經(jīng)常食用。
。酃πВ葑剃庰B(yǎng)血,適用于慢性肝炎,肝陰不足,五心煩熱及肺陰虛弱,勞咳氣喘等癥。
在我們的生活中藥膳的發(fā)展,其特點是以中醫(yī)理論為基礎(chǔ),將中藥材經(jīng)過嚴格的加工,與傳統(tǒng)烹飪原料結(jié)合而烹制成可口菜肴、在進餐的同時起到治病養(yǎng)身的作用。
- 上一篇:豬肝綠豆粥可以護肝嗎
- 下一篇:護肝佳品之紅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