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恐艾癥?
有這么一些“病人”,他們大多在“高危”性行為之后患病,他們最初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懷疑促使他們反復做H IV抗體檢測,結果卻一再呈現陰性。這并沒有讓他們輕松起來,他們繼而堅信他們感染了同一種未知的病毒,這一病毒類似艾滋病,還能夠通過唾液、體液等輕易傳播給親朋。而“醫(yī)生也無法找到他們的病因”。對于這些病人的病癥,醫(yī)生和專家們一致認為是“恐艾癥”。
恐艾癥有哪些癥狀?
恐艾癥同憂郁癥、慢性疲勞綜合癥等癥狀極為相似,都是由于長期的壓抑、思想負擔過重、恐懼等引起免疫能力下降而導致的,癥狀包括:胃口變差,食欲不振或增加,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失眠或嗜睡,幾乎整天都極度疲勞與缺乏能量,精神或動作反應激動或癡呆、性欲降低、頭痛、頭暈、眼睛疲勞、眼角酸痛、口渴、頸部酸疼、胸疼、腹脹、腹瀉、尿頻、身體酸痛、腰酸痛、盜汗與便秘或一天數次大便、低燒、咽喉痛、頸部腋下淋巴結腫痛,不明原因的肌肉無力等。
恐艾癥的類型
1、強迫型
無高危行為,但知道艾滋病毒可以通過血液傳播,所以老覺得獻血、理發(fā)、刮胡子等有出血情況,就有可能讓自己染上艾滋,導致過分小心謹慎,極力回避各種可能被感染的場合。
2、焦慮型
有過高危行為,經常提心吊膽,處于高警覺狀態(tài),擔心自己已感染艾滋病,整天把艾滋癥狀和自身情況進行對照,越對照越覺得自己患有艾滋,如臨大敵。
3、逃避型
曾有過高危行為,看到“艾滋病”這三個字及艾滋病的就緊張不安和煩躁,但卻不敢去醫(yī)院做檢測。
“恐艾癥”的癥結在哪里?
1、良心不安,他們不相信自己沒病
大多數病人所反映的情況均被醫(yī)生一一駁斥,他們說發(fā)燒,醫(yī)生經過仔細測量,好多并不燒;他們說舌苔白,醫(yī)生認為精神過度緊張會引起內分泌失調導致舌苔發(fā)白;他們說淋巴結腫大,醫(yī)生認為,全身兩個部位以上、直徑1厘米以上、持續(xù)3個月以上才叫持續(xù)淋巴結腫大;他們說皮疹,醫(yī)生在他們身上沒有發(fā)現臨床意義上的皮疹。
2、越是查不出病因,越是恐慌
他們認為,他們感染了同一種“未知的病毒”,或者是艾滋病的變異病毒。網絡里,很多人自患病起,反復檢測HIV抗體,都呈陰性,很多人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醫(yī)療機構做了多次檢測,不僅排除了HIV感染的可能性,還排除了甲肝、乙肝、腫瘤、結核病等等相似病癥可能性。
3、或許,只是超級耐藥的葡萄球菌感染
一位醫(yī)學專家做了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首先根據病人的訴說,到桑拿房、發(fā)廊與那些小姐接觸,她們基本上都患有這種咽喉炎,有些人嚴重,有些不是太嚴重。給她們做了大量舌苔黏液的涂片檢查,用革蘭氏染色,發(fā)現都是陽性葡萄球菌!雖然沒有能力做進一步的生化鑒定,但基本上可以認定這是一種超級耐藥的葡萄球菌感染。
- 上一篇:恐艾癥要如何正確治療
- 下一篇:如何才能擺脫恐艾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