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不知扭曲了多少人的靈魂,不知沖垮了多少幸福的家庭。在國際禁毒日,我們轉(zhuǎn)過身,把目光投向一名因吸食毒品感染艾滋病,在生死之間頓悟,現(xiàn)在開始珍愛生命的戒毒者。
還有一例,在戒毒所內(nèi),兩夫婦“重逢”。他們先后染上毒癮,前后腳踏進戒毒所,家庭破碎,但他們?nèi)孕拇嫦M?/p>
吸毒人員、艾滋病人,這兩個駭人聽聞的詞匯是章安(化名)難以擺脫的雙重標簽。
這名并不忌諱自己是艾滋病人身份,每天必定準時到維持治療門診服用美沙酮的羸弱男子,有著不為旁人所知的堅持。
他曾因吸毒染上艾滋病而“破罐子破摔”,在對“不知哪一場病會奪去生命”的恐懼反思中,基于對親人的情感牽掛,得到社會的尊重,他更珍惜現(xiàn)在,懂得生命。
感染艾滋 妻離子散
6月25日起床時,又是39度半的高燒,加上滿身的皮膚丘疹,持續(xù)的胸痛、腹瀉,章安知道,自己體內(nèi)潛伏了5年的艾滋病毒開始肆虐了。
章安感染艾滋病,是在5年前一次和“毒友”共用針管時感染。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毒,章安仿佛一下子被整個世界遺棄了,妻兒離他而去,親兄弟與他斷絕來往,鄰居對他唯恐避之不及。
他躺在床上,沒有去醫(yī)院。像當年進行靜脈注射一樣,他熟練地操起了針管,不過這次他給自己注射的是安乃近。這種藥能迅速地將人的體溫降下來,但是副作用極大,嚴重時能導致死亡。
章安對“死亡”兩字充滿恐懼,染上艾滋病后他曾經(jīng)嘗試自殺,但都因為自己太害怕而沒成功。
“幸好當時沒死,現(xiàn)在我才認識到生命的可貴。”上午9時左右,章安坐了10多分鐘的公交車到南城美沙酮維持治療點服用50毫升的美沙酮,這是他兩年來每天必做的事情。
誤交損友 染上毒品
章安是莞城人。1991年,時年26歲的章安沒有工作,跟著一群朋友在街上“瞎混”。
從在煙里摻白粉、燙吸,到靜脈注射,最后因與大批“毒友”共用注射針頭而感染艾滋病。章安的經(jīng)歷與無數(shù)因吸毒而感染艾滋病的人并無二致。
吸毒者的故事仿佛很雷同。2001年,妻子因無法忍受吸毒的章安而與他離婚,帶走了時年12歲的兒子;兄弟斷絕了來往……那一刻章安眾叛親離。
令章安感到意外的是,80多歲的老父并沒有放棄他,親自把他送到了佛山三水戒毒管理所,還拋下一句話,“害了自己就別去害別人。”
如果不是那張體檢表,章安可能已經(jīng)戒毒了。
2007年,從三水戒毒管理所出來,戒毒所給章安一張體檢表,表上顯示,他感染了艾滋病。那一刻,章安心如死灰。
章安感覺被命運捉弄了,于是繼續(xù)在毒品中尋求解脫。
2007年8月,看到章安毒癮復發(fā),父親大發(fā)雷霆,但還是把他扭送到了元美社區(qū)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章安沒有說當時老父是如何扭送他到治療門診,每次說起欲言又止。
積極治療 愧對老父
“文身佬,你今日好早喔,飲了未?”昨天早上9時,章安與“病友”打招呼。這個維持治療點,每天約有200人來服用美沙酮。
從20多歲的年輕人到四五十歲的中老年人,其中不乏開著名貴房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面對自己的過去和疾病,顯得很積極。
到門診辦公室報代號,護士從電腦里調(diào)出了章安的信息和藥名和藥量,一張?zhí)幏胶芸毂淮蛴×顺鰜。把處方拿到窗口章安掏?0塊錢,護士已經(jīng)把50毫升美沙酮準備好。
“從2007年8月起,我每天服用50毫升美沙酮,感覺不想再吸毒。”章安看著一旁的門診負責人袁丁說,“門診工作人員對我們很好,就像親人,在這里我們感覺自己像健康人。”
“來這里的病人都積極配合治療,我們沒有什么秘訣,就是把他們當正常人一樣看待。”袁丁說,像章安一樣的人,希望得到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
現(xiàn)在,政府每個月給章安300塊錢治療費,這足夠章安喝一個月的美沙酮。門診方面也有相關的優(yōu)惠政策,只要一個月連續(xù)服用美沙酮,就可以免掉半個月藥費,連續(xù)三個月服用每月只收10天的錢。
“我覺得很對不起父親,不能給他養(yǎng)老。”章安說,為了不給父親和朋友增加負擔,在身體感覺好的時候,他會找一些搬運之類的雜工來做,每天能掙40塊錢用來吃飯。
但是,章安的身體狀況正在惡化。他明顯地感覺到自己對疾病的免疫力正在一點點喪失。夜晚,他孤獨地躺在床上,等待著下一次疾病的襲來,不知道哪次生病會最終結束自己的生命。
告誡后人 莫碰毒品
“我不會傷害任何人。”章安柔弱的語氣里帶著一絲堅決。
章安老父猶在,章安不時回去看望他,與父親的交流讓章安想要把一切治療手段堅持下去。同時,章安的兒子打來電話給章安鼓勁,這讓章安心里有了寄托。
最讓章安高興的是,雖然離了婚,但前妻每月都會帶兒子來,一家人開心吃飯,飯后聊家常。
“兒子今年高中畢業(yè),正在學開車,他比我有前途,我希望他能過正常生活。最重要的是,不能沾毒品。”章安說,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但他現(xiàn)在渴望生命,他想用余生去告誡后來者,莫碰毒品。
警世
毒癮夫妻重進戒毒所
阿明(化名)是中堂人,1991年與來自重慶的阿紅(化名)結婚,先后生下兩個兒子。阿明自小患有小兒麻痹癥,右腿行動不便,但兩人靠著做些小生意和村里分紅,年收入也有10余萬元,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然而,這個幸福在2005年戛然而止。阿明騎摩托車時遭遇車禍,本已殘疾的右腿被撞斷,躺在病床上經(jīng)常半夜痛醒。這時,阿明好友給他遞來了一支“香煙”,“可以止痛的,試試。”就是這一試,徹底毀了這個幸福的家庭。
阿紅發(fā)現(xiàn)丈夫吸毒后,勸他到戒毒所。阿明望著年幼的兒子,在2005年12月,第一次進入戒毒所。
妻不信邪 以身試毒
阿明進入戒毒所后,阿紅挑起家里的大梁。
2006年3月,阿紅患上了膽結石,“在醫(yī)院疼得受不了。”阿紅想起了丈夫當初的“止痛藥”,“他是這樣上癮的,我不信自己會上癮,也就試了一下。”就這樣,阿紅也染上了毒癮,萬幸的是兩人都沒有發(fā)展到靜脈注射的地步。
2006年6月,阿明從戒毒所回家,2個月后,他竟然發(fā)現(xiàn),妻子也染上了毒癮。
經(jīng)過戒毒教育的阿明體會到毒品危害,他毫不猶豫撥打了報警電話,將妻子送到了戒毒所。
就這樣,丈夫剛出來,妻子又進去了。
毒癮可戒 “朋友”難“戒”
2007年春節(jié)過后,阿紅也出了戒毒所,當時2人約定,互相監(jiān)督,不再復吸。
不久,阿明碰上以前一起吸毒的“朋友”,很快又復吸起來,且越演越烈。看到丈夫又淪為癮君子,阿紅喪失了信心,也重新染上了毒品。
“我們吸毒的這幾年,不僅沒有存錢,還把以前辛苦積存的20多萬花個精光。”2008年6月,阿紅第二次進了戒毒所,2個月后,阿明也被送了過來。今年3月,戒毒所民警將他們2個孩子接了過來,“孩子對我們說,‘爸爸媽媽你們一定要戒掉,不要擔心我們,出來了我們一樣可以好好地過。’”想起孩子,阿紅和阿明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