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人數(shù)已超過百萬;即使保守地估計,至2010年,我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亦將超過千萬,艾滋病流行造成的損失將不少于225億元人民幣。
那么,艾滋病在我國主要通過什么途徑傳播?
我國公眾認為,性接觸感染,是艾滋病傳播的第一位原因。在北京進行的一項調查亦顯示,54%的被調查者認為,絕大多數(shù)艾滋病患者,都是由于不潔性生活或賣淫嫖娼而感染病毒的,只要潔身自愛就一定不會傳染。
然而,我國衛(wèi)生主管部門進行的統(tǒng)計卻表明,我國的艾滋病傳播途徑比重分別為:靜脈注射吸毒感染占69.8%,性接觸感染占6.9%,采供血感染占6%;余下的百分之十幾,為母嬰傳播和其他特殊途徑傳播。
在臨床第一線接觸、治療艾滋病病人的一些專業(yè)人員卻認為,目前我國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不是性行為以及吸毒。比如,被譽為中國民間“防艾第一人”的原河南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婦產科教授高耀潔,就認為導致我國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是買賣血液或通過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她說,她曾跑過十幾個縣、幾百個鄉(xiāng),有時一天跑7個村,她見到的艾滋病病人,全都是賣血感染的。此外,高耀潔對全國各地4000多個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感染者寄給她的信進行分析,得出結論說,“依我所見所聞,可以說,國內艾滋病患者中的絕大部分都源于血液傳播。”
武漢中南醫(yī)院傳染病科教授桂希恩則認為,經賣血、性接觸、吸毒和母嬰傳播的艾滋病患者他都見過,但從全國的情況看,各個地區(qū)傳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徑并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他說,在中部地區(qū)是以賣血、輸血傳播為主,如河南、湖北、山西等省;而在沿海地區(qū)如廣東、福建,就有可能是以性接觸傳播為主;而在云南等地則可能以吸毒傳播為主。
但桂希恩說,“從長遠的觀點看,血液傳播艾滋病病毒的問題,可以通過行政手段干預,比如國家已經宣布,調用資金12.5億元治理血站和醫(yī)療用血,如果治理得力,那么,吸毒和性傳播艾滋病的問題就有可能凸現(xiàn),而對后兩者的干預遠比對前者困難。”
艾滋病傳播的最主要途徑究竟有哪些?實應展開大規(guī)模流行病學調查,拿出有力證據(jù),以便進行有力有效防治,否則,對主要傳播途徑認識模糊,必然導致預防方式無力和失效。
- 上一篇:普通人日常生活感染艾滋的風險大嗎?
- 下一篇:艾滋病患者能結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