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機會跟夢寐以求的對象發(fā)生性關系,但他/她感染了艾滋病毒,你是否愿意和他/她憑借避孕套的保護做愛?
眾多避孕套推廣者的答案是:不愿意。
顧名思義,避孕套的初衷只是為了避免性行為過程中雙方體液和生殖細胞的交流,從而大大降低女方的意外受孕幾率。但需知,即使是這個最本質的目的,也存在2%以上的失敗幾率。
更何況,艾滋病毒的體積足足比精子體積小了2000倍。即使在整個過程中,避孕套保持完整,艾滋病毒仍有可能經由避孕套上不易覺察的微小縫隙,進入對方體內,并通過輕微擦傷造成的傷口,進入血液,導致對方的感染。
和意外受孕相比,艾滋病毒的危險性復雜得多。除了事件發(fā)生的外部環(huán)境,更體現(xiàn)在艾滋病毒感染過程的本身。
比如:女性每月只有一次排卵,因此只有發(fā)生在排卵期的性行為才會導致懷孕,而艾滋病毒感染人體細胞卻不受日程限制;精子與卵子結合的通道只有一條,艾滋病毒卻可以通過皮膚或黏膜上任何的傷口進入人體;懷孕只會發(fā)生在女性的一方,而感染艾滋病毒的風險卻是男女不限(不公平的是,出于生殖器官結構的原因,女性感染艾滋病毒的機會是男性的3倍以上),等等。
可見,不論是從接觸部位還是時機看,使用避孕套的過程中,感染艾滋病都比意外懷孕的幾率高出許多(當然前提是其中一方是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毒攜帶者)。因此,在艾滋病的預防方面,使用避孕套只能是聊勝于無,但絕非安全百分百。而最關鍵的是,一旦意外發(fā)生,懷孕可以通過人工方式補救,艾滋病毒的感染卻無法挽回。
- 上一篇:唯有潔身自好能有效預防艾滋
- 下一篇:高危性行為后注意這些艾滋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