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恐艾癥?
艾滋病恐懼癥(獲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綜合恐懼癥)簡稱恐艾癥,是一種對艾滋病的強烈恐懼,并伴隨焦慮、抑郁、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癥狀和行為異常的心理障礙;颊邞岩勺约焊腥玖税滩〔《,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潔癖等強迫癥表現(xiàn)。
恐艾癥有哪些表現(xiàn)?
1.精神壓抑,沉默寡言,恐懼焦慮,不能自我解脫
每每談及所患癥狀則痛不欲生,因而出現(xiàn)失眠、心悸、出冷汗、頭昏等癥狀,有的甚至認為死亡就在眼前,世界到了盡頭。
2.擴散病情
患者公開聲稱自己患有艾滋病,負罪心理嚴重,并動員家屬作有關性病檢查。
3.固執(zhí)己見
雖經(jīng)多家醫(yī)院檢查無艾滋病,仍多方求醫(yī),要求治療。
4.基本癥狀
強迫癥狀、疑病癥狀、恐病癥狀、抑郁癥狀。
恐艾癥產(chǎn)生的原因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恐艾”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是對艾滋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傳播途徑的片面認識和錯誤理解,也有相當一部分人的恐懼心理與自身的性格及心理障礙有密切關系。
“恐艾癥”患者大多有過高危婚前或婚外性行為,而性行為的對象常是暗娼及網(wǎng)上認識的一些性關系混亂的人,這些危險性行為確實會使艾滋病感染的幾率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這種行為是社會道德規(guī)范所不容許的,因而在內(nèi)心深處經(jīng)常受到道德的譴責。在這種情況下,看到或了解到一些艾滋病知識,但又對其一知半解,然后與自己的感覺一一對應,陷入深深的恐懼中,其恐懼主要來源于自己的主觀想象。
2招擺脫恐艾癥
1、逆向思維
艾滋病恐懼癥是一種與AIDS有關的神經(jīng)癥,患艾滋病恐懼癥的朋友一般伴有要求過度精確及過度執(zhí)拗的人格特性?职呖偸菬o法控制地將內(nèi)心恐慌所引起的一些自主神經(jīng)癥狀,認定為艾滋病的癥狀,每次看做完艾滋檢測后,出現(xiàn)艾滋病陰性檢查結果并在醫(yī)生細致解釋后,心理負擔可得到暫時緩解。但過不了多長時間,新的疑慮會再次產(chǎn)生,使其不得不再次要求檢測。
艾滋病恐懼癥是高危行為后人們的噩夢,大多數(shù)人恐艾,是因為對照艾滋病初期癥狀的結果。與其尋找與感染相符的癥狀,不如找點反癥狀,比如皮膚完好,無淋巴結腫大等。因為檢測多次結果為陰,完全是自己心理因素所致,不經(jīng)意間將很平常的癥狀與艾滋病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使自己陷入無盡的恐懼之中。我們采用逆向的思維方式,主動尋找艾滋病人有而自己沒有的癥狀,給自己心理暗示,你看我沒得艾滋病,艾滋病人的癥狀我就沒有。長時間堅持逆向思維助你走出艾滋病恐懼癥并非不可能。
2、轉移注意力
當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應該找人交談,也許交談并不能得到某種結論,但交談的過程卻能讓你釋放壓力。需要注意的是,平靜下來后,應努力轉移注意力,如果一味的關注HIV/AIDS,很快又會陷入極度恐懼當中。(參考網(wǎng)站:求醫(yī)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