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匆匆走過的生命
2007年7月,在某醫(yī)院的重癥監(jiān)護室里,一名青年男子躺在病床上痛苦不堪,他臉色蒼白,全身長滿了難看的膚斑。醫(yī)生告訴他的家長,病人的肝功能已經(jīng)嚴重衰竭,支持不了多久,請準備后事。
一天后,男子在醫(yī)院死亡,年僅32歲的生命戛然而止,醫(yī)生開具的死亡證明上寫著:“ HIV(艾滋病毒英文縮寫 )導致肝功能衰竭死亡。”
這位男子叫周明(化名),從 1993年染上毒癮,常常使用針管注射海洛因,最終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一封“過期”的保證書
“周明這個小伙子我有印象,他不止一次來所里戒過毒。”市公安局強制隔離戒毒所馬瑞祥所長說。翻開周明的檔案,和別的戒毒人員不同,他的檔案厚得多,曾經(jīng) 5次來戒毒,第一次是 1993年 5月,最后一次則是 2006年 10月。
馬所長回憶,周明第一次進來戒毒前,毒癮很大,每天都要注射海洛因一克左右,經(jīng)過強制戒毒 6個月的治療,稍有好轉(zhuǎn)。但出去以后他又復吸,反反復復了五次,直到 2006年,經(jīng)檢查,他已感染了艾滋病。
檔案之中,有一張周明寫的保證書,時間是 1997年 9月:“我保證以后一定不吸毒了,也不販毒,保證以后再也不沾毒品。”看到這,馬所長嘆了口氣:“這孩子給毒品害了,這是他第二次戒毒時寫的保證書,哪里實現(xiàn)得了。就這樣丟了性命,可惜!”
一個千瘡百孔的家
周明的父母都是工人,他從小就是父母的寵兒,只要兒子想要的,父母都會盡量滿足。周明長大后,家里開了一家餐館,生意不錯,父母的經(jīng)濟條件逐漸好了起來,有了不少積蓄。
高中畢業(yè)后,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周明無所事事,整天在社會上閑逛。剛開始,他還偶爾來餐館幫忙,后來,他只有在缺錢的時候才到餐館問父母要錢。這時,他的父母只知道,孩子每天都要到酒吧、飯店和一群豬朋狗友吃喝,花不少錢,雖然埋怨孩子,但還是把錢給了他。沒想到, 17歲的周明此時已慢慢沾上了海洛因,這些錢都是用來買毒品的。
由于周明吸食毒品的癮越來越大,他開始瘋狂地騙父母,騙親戚,到處借錢、騙錢。父親也發(fā)現(xiàn)兒子在家里注射海洛因,床下滿是針管,同時還參與販毒。兩年下來,周明已經(jīng)將家里的積蓄花光,還逼著父母賣掉餐館,賣掉房子,賣掉家里所有值錢的家當,給他當毒資。
父母已經(jīng)被周明折騰得心力憔悴,每天不敢出門,沒有臉見親戚、朋友,每天三餐都是青菜豆腐度日。父母很無奈,只能眼看著周明在毒品的世界里沉淪,看著這個家變得死氣沉沉。
一個被奪走了靈魂的吸毒者
一天,周明拿著一支裝滿了鮮血的針管指著父母吼道:“你們給不給錢,沒有的話就去幫我借,不給錢我就扎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我得了艾滋病,這是我的血,讓你們都感染上艾滋病,和我一起死!”父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時的周明,靈魂已被毒品控制,人性全無。
在父母這里找不到毒資,周明徹底拋棄了這個家,變本加厲地要挾父母。 2006年,周明的父親再也受不了兒子的威脅,他來到市公安局禁毒支隊,請求他們抓捕自己吸毒、販毒的兒子。“當時,我們能感受到這位父親的絕望和痛苦。他說自己又能怎么辦,這不是大義滅親,只是這個兒子已經(jīng)成了惡魔,萬劫不復。”禁毒民警回憶。
2006年 10月,周明被警方抓獲,他被禁毒民警第五次送到了戒毒所,他在這里度過了生命中最后一段沒有毒品的日子。半年強制戒毒期滿后不到兩個月,周明在病床上,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提醒:
都說毒品是“地獄門口的交易”,一旦沾上了毒品,就等于把自己賣給了地獄里的魔鬼,回不了頭。馬所長也告訴我們,吸毒的人太難戒,復吸率在 90%以上,能一次成功戒毒的人少之又少,一朝吸毒,終身戒毒。周明和曉斌的例子對常人來說很特殊,但在吸毒者中并不是個案,毒品的刺激蒙蔽了他們的心靈,直到讓他們一無所有、家破人亡。
記住!永遠不要踏入毒品的陷阱,這是生命的禁區(qū)。
- 上一篇:四年艾滋一朝痊愈背后的無奈
- 下一篇:一個農(nóng)民的“被艾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