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為什么能破壞淋巴細胞?
艾滋病病毒的外殼是脂溶性的糖蛋白-gp120,它的直徑約為10mm,內含圓柱形的核,包含艾滋病病毒的基因,它是艾滋病病毒的表面抗原。當gp120與淋巴細胞表面的受.體CD4分子相結合時,艾滋病病毒即附著在淋巴細胞的細胞膜上,某些巨噬細胞、神經膠質細胞和B淋巴細胞表面都有CD4分子,但數目很少。只有T4淋巴細胞表面的CD4分子的分布密度很高,因而艾滋病病毒有嗜T4淋巴細胞的特性。吸附在T4淋巴細胞表面的艾滋病病毒通過入口處-CD26分子而進入細胞。借助于逆轉錄酶的作用產生DNA,摻入寄生細胞的基因組,進行復制和繁殖。T4淋巴細胞感染艾滋病病毒1-2周后出現細胞病變,形成典型的融合巨細胞,并釋放大量的病毒,造成T4淋巴細胞的死亡。因為艾滋病病毒已整合到細胞的基因組中成為前病毒,當細胞復制時,帶動病毒基因與它一起復制,被感染的人就終身攜帶病毒。艾滋病病毒在淋巴細胞中不斷地復制和繁殖,直至越來越多的T4淋巴細胞死滅,從而導致整個免疫系統(tǒng)遭到破壞,造成后天的免疫缺陷。
- 上一篇:艾滋病病毒離開人體后能活多久
- 下一篇:感染了艾滋病潛伏期有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