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是人體維持正常代謝和功能所必需的一類低分子化合物,是人體六大營養(yǎng)素(糖、脂肪、蛋白質(zhì)、鹽類、維生素和水)之一,缺乏時會給人體造成嚴重損害。老年人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減弱,對各種維生素吸收能力逐漸減退:再加上現(xiàn)在人們的飲食過精、過細,烹調(diào)不當或淘洗次數(shù)較多,導致維生素的流失,所以更容易造成體內(nèi)維生素的缺乏。因而老年人適當補充維生素,對于抗衰老、預防和治療各種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在維生素這個“家族”中,B族維生素可謂是人丁興旺的“大家庭”。目前已確認共有16個成員,主要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3、維生素B4、維生素B5、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等。它們作為人體生存所必需酶類的輔酶,其作用各不相同,有的參與糖、脂肪、蛋白質(zhì)的代謝,有的參與體內(nèi)氧化還原反應,有的影響細胞的發(fā)育成熟。總之,它們既是推動人體內(nèi)代謝和能量轉(zhuǎn)化的必要物質(zhì),又是治療維生素缺乏癥的有效藥物。臨床常用的B族維生素有
維生素B1(硫胺) 用于防治腳氣病、神經(jīng)炎、四肢無力、下肢水腫、肌肉酸痛和萎縮、心悸、胸悶,心肌炎、消化不良、肝肺充血、慢性酒精中毒、慢性鉛中毒、藥物引起的聽覺障礙、初期老年癡呆等。
補充劑量:老年人每日需補充維生素B不少于1~2毫克。
食物來源:主要有瘦豬肉、動物內(nèi)臟、米糠、車前子、楊梅、花生等,粗糧比精白米、面粉含量高。
維生素B2(核黃素) 用于防治口角炎、舌炎,陰囊炎、結膜炎、脂溢性皮炎、萎縮性胃炎、血小板聚集。
補充劑量:老年人維生素B2的每日需要量為2~3毫克。
食物來源:主要存在于酵母、動物內(nèi)臟、肉類中,乳類中亦含少量。
維生素B3 有煙酸和維生素B3a(煙酰胺)用于防治糙皮病、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和部分心律失常。
食物來源:主要為動物肝臟、肉類、米糠、麥麩、豆類、魚類等。
維生素B5(泛酸) 用于防治周圍神經(jīng)炎、腸絞痛、乳糜瀉等。
食物來源:主要為動物內(nèi)臟、瘦肉、谷類、豆類、干果及綠葉蔬菜。
維生素B6(吡多辛) 用于防治妊娠、放療或某些藥物引起的惡心、嘔吐、白細胞減少、周圍神經(jīng)炎、痤瘡、濕疹等。最新文獻報道,維生素B6有助于保護心、腦、血管,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并可降低結腸癌的發(fā)病率。
補充劑量:老年人每日需補充1~1.5毫克。
食物來源: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有海產(chǎn)品、大豆、堅果、全麥、蛋黃、香蕉等。
維生素B12(氰鈷胺) 用于防治各種貧血、神經(jīng)炎、神經(jīng)萎縮、肝炎、肝硬化、白細胞減少。有資料顯示,維生素B12,對延緩老年人記憶力減退、身體平衡失調(diào)有一定效果。
補充劑量:老年人每日需補充1微克以上。
食物來源:主要由動物性食物如肉、魚、雞、奶提供。人的腸道內(nèi)亦能少量合成。
維生素Bc(葉酸) 與維生素B12合用防治惡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萎縮性胃炎。最新研究顯示,老年人飲食中富含葉酸,可使患老年癡呆癥的幾率降低60%。
補充劑量:老年人每日需補充維生素Bc0.4毫克以上。
食物來源:主要有動物內(nèi)臟、酵母、豆類、菠菜、番茄、胡蘿卜、橙子、香蕉等。
B族維生素的藥物制劑包括單方制劑和復合制劑 ,多數(shù)藥物的不良反應很小,僅在大劑量服用或使用注射劑時可能產(chǎn)生嚴重不良反應,停藥后一般會自動消失。
各種B族維生素廣泛存在于多種食物中,因此老年人飲食應當注意多樣化,不偏食 ,否則易造成部分B族維生素缺乏。例如糧食過于精細可造成維生素B1不足,素食者易造成維生素B12缺乏。
專家建議:老年人(特別是偏食者)除正常飲食外,最好每天飯后服用1~2粒B族維生素的復合制劑。常用的復合制劑有:復合維生素B、酵母片(干酵母)、多維元素等。正常劑量下長期服用B族維生素藥物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 上一篇:老人吃海藻好嗎
- 下一篇:老人壯骨只需要補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