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們要了解老人的5個“不喜歡”
1.不喜歡疾病
人老體弱常愛疾病侵襲,如果身體本就偏弱,可能會反復遭遇到不同的疾病,造成老年人心理脆弱,對生活失去信心,惡性循環(huán),對他們恢復健康極為不利。這樣的老人,需要經常子女從心理上去開導,讓他們正視疾病并積極治療,嚴重的時候需要去看心理醫(yī)生,對其進行心理疏導,這樣才有利于他保持樂觀的情緒,戰(zhàn)勝疾病,健康長壽。
2.不喜歡賦閑
老年人剛從工作崗位退下來,是不會習慣那種閑來無事的生活的,會造成他們精神無以寄托,每天打不起精神來,因此我們應該在老年人身體狀況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他們安排一些事情,不要怕擔心他們受累而讓他們什么也不做,哪怕只是打掃打掃衛(wèi)生,都可以讓他們的生活充實一些,減少抑郁癥的發(fā)生。
3.不喜歡孤單
老人最怕的就是孤單,沒人陪。但當今社會年輕人都在外邊打拼,很少有時間陪陪父母,這時老人應該走出來,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多結交一些自己的朋友,找?guī)讉能說心里話兒的人,遠離孤單,樂觀向上的情緒會讓老人受益匪淺。
4.不喜歡變故
老年人年齡越大,心理承受能力越小,最受不了生活中的變故,哪怕只是小小的失意也足以讓老年人茶不思飯不想好幾天。因而一旦遇有變故,家人就要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關注和心理開解。
5.不喜歡封閉
都以為老人不愿接受新事物,其實很多時候只是子女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教會他們,其實很多老人不喜歡處于封閉狀態(tài),更愿意與這個社會接觸。越封閉的老人衰老得越快,越認為自己與這個社會不協調,因而讓老人從封閉的環(huán)境中走出來會更有利于老人的健康,作為子女可以多教他們一些新的知識和產品,讓他們能至少部分跟上時代的節(jié)奏,那么老人就會身心愉悅,減少疾病的發(fā)生。
老人如何保證心理健康
回歸童情
老年人保持一顆童心,常常和孫輩們一起做游戲、猜謎語、背唐詩、聊天說笑話,過得輕松愉快,生活充滿陽光。童心不老,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無形中延長了生命過程。
增進友情
老年人切忌孤獨,千萬不能自我封閉。要聯系老朋友,結交新朋友,并力所能及地多為他人辦好事。邀上三五說得來的老友,結伴郊游,到大自然中去領受森林浴和山光水色的恩澤;或者與忘年朋友交流思想,汲取青春活力,使老年生活興趣盎然。
注重世情
講究衣著的老人,比他們的實際年齡顯得年輕;走路要有精神,舉止干凈利落,不可拖拖拉拉;講究衛(wèi)生,注重儀表,利于社交活動。不必化妝,真正的“化妝品”就是“情緒”。情緒好壞不僅影響臟器生理功能,而且直接影響皮膚變化。人遇到高興的事,有利于血液通暢,使人容光煥發(fā);情緒低落,供應皮膚的血液驟減,人就畏首畏尾。
堅持練情
要以動為綱,持之以恒;顒右苛Χ校豢蔂繌,散步、打太極拳都是極好的活動項目。適度的運動能調節(jié)、改善機體的生理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愉悅心情
人老了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心胸開朗,逢事淡然處之,名利置之度外。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和興趣,盡力培養(yǎng)自己的愛好,能寫的寫,愛畫的畫。無論琴棋書畫、種花養(yǎng)鳥,都是最佳選擇,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要心情愉快,自可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