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老人手機是專門為老年消費群體定制,但消費者們卻對其知之甚少。“沒聽說過,更沒有見過。我不太關注這些手機潮流,對手機功能也沒有太多要求,能打電話、發(fā)短信就行。”家住海淀區(qū)復興路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兒子給她換了部手機,據(jù)說功能非常強大,可以看電視、上網(wǎng)、拍照、聽歌、玩游戲,但王女士并不習慣這份新潮禮品,一來界面太復雜,不知如何操作,經(jīng)常會不小心按錯;二來很多功能為年輕人設置,并不適用于老人,所以這款手機用了大半年,很多功能卻形同虛設。
顯然,手機的多功能優(yōu)勢并不能討得老年消費者的歡心。國外有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66%的老人對使用家電感覺困難,64%的老人認為家電產(chǎn)品缺乏有效的使用說明。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小家電,手機顯然也包括在內(nèi)。正如行業(yè)專家所言,現(xiàn)在市場上出售的可專供老人使用的電器太少了,大部分產(chǎn)品在極力追求功能集成化的同時,忽略了使用應該簡單化的基本要求。這無疑讓認知能力大不如前、眼花、手腳不利索的老人感到不便。
當然,功能簡化并非意味著濫竽充數(shù)。記者在北京一些電器店咨詢老人手機時,有銷售人員居然拿出了一些款式落伍的老舊機型。記者注意到,這些產(chǎn)品雖然價格低廉,但往往不是為老年消費者專門設計,而是某些品牌幾年前的機型。
事實上,真正老人手機的設計雖然縮減了概念噱頭,但時尚魅力絲毫不減。被譽為“手機之父”的馬丁·庫帕(Martin Cooper)毫不掩飾自己對Jitterbug手機的喜愛,這正是一款專為老年人研制的時尚手機。
據(jù)說,該款手機簡單到只配備了3個按鍵:第一個按鍵可以隨時接通Jitterbug公司的接線員,而第二個按鍵則可以快速查找最常使用的電話號碼,第三個按鍵則是用來進行緊急呼叫。其不僅設計線條流暢,且使用相當方便。就像馬丁·庫帕所言,只要會用固定電話、看得懂手機屏幕的人,都用得來。
相對而言,國內(nèi)的老人手機仍處于非主流狀態(tài),多數(shù)都在低端路線徘徊?上驳氖,許多企業(yè)一直堅持探索,積極為老年消費者們打造最實用的手機,并不斷開發(fā)出一些易操作的附加功能。比如說:在屏幕上安一個放大鏡,幫助讀報看書;附帶助聽器,不必擔心聽不清來電;不僅鈴聲清脆響亮,還能用清晰的聲音報時;白天可以聽收音機,晚上可以當手電筒用等等。
除此之外,安全性也成為老人手機設計中特別考慮的參數(shù)。一般來說,老年人比年輕人對手機輻射的反應更為敏感,所以老人手機的輻射值往往比普通手機要低出許多。
- 上一篇:重陽佳節(jié) 粉墨登場的幾款“老人”車
- 下一篇:分析:老年人玩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