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在經(jīng)過了幾十年的溝溝坎坎和磕磕絆絆,兩個人正應心手相攜,安度幸福晚年的時候,倘若有一方“先走一步”,必定會給另一方在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創(chuàng)傷,甚至會喪失繼續(xù)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據(jù)心理專家分析,喪偶老人的精神世界,往往要經(jīng)歷三個階段:
自責
與老伴灑淚告別之后,總覺得對不起逝者,甚至認為對方的死自己負有主要責任,于是精神恍惚,心理負擔沉重,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在言行上還會出現(xiàn)一系列反,F(xiàn)象。
懷念
老伴逝世后,生者在劇烈的情感波濤稍稍平息之后,會進入一個深沉的回憶和思念階段,在頭腦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老伴的身影,時而感到失去他(她)之后,自己是多么的凄涼和孤寂。
恢復
在親朋的關懷和幫助下,自己終于領悟了“生老病死乃無法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這個道理。于是,理智戰(zhàn)勝了感情,身心漸漸恢復了常態(tài),從而以堅強的毅力面對現(xiàn)實,又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為了能夠適應新的生活環(huán)境,消除悲痛在心靈上造成的陰影,老伴過世后的當務之急,便是進行正確的心理調適。首先,欲使自己盡快地從悲痛的氛圍中解脫出來,不妨通過各種方式盡情地宣泄一番,如在親人摯友面前嚎啕大哭一場,也可將自己的眷戀懷念之情,用詩文、書信或日記等形式寫出來,以抒發(fā)胸懷并作為永久的紀念。
其次,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盡管宣泄對于維護身心健康有益,但是,無休止的悲哀必然造成人為的精神消耗。所以,過一段時間之后,要設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到親朋處小住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走出斗室,多接觸外面的世界,多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只要生活的視野開闊了,精神上的痛苦也就會隨之淡化和消失。
最后,所謂的“老兩口到另一個世界再團聚”企盼,只是一種良好的愿望罷了,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對老伴最好的寄托和思念,應該是悟透人生的哲理,勇敢地挑起社會和家庭的重擔,迎著火紅的夕陽,堅強、樂觀地生活下去。
- 上一篇:老人晚年再婚“忌諱”什么?
- 下一篇:呼喚老人年輕點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