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癥是指年齡在55或60歲以上的抑郁癥患者,狹義的也可以是指首次起病年齡在55或60歲之上的抑郁癥患者,無論是哪一種,都有著諸多老年期的特點。在臨床上常見為輕度抑郁,但危害性不容忽視,如不及時診治,會造成生活質(zhì)量下降、增加心身疾病(如心腦血管病)的患病風險和死亡風險等嚴重后果。
“老年抑郁癥的病因主要有生理、社會和遺傳三個方面”,譚善勇表示,在生理方面,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的大腦功能開始退化,大腦內(nèi)的三種神經(jīng)遞質(zhì):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的濃度下降,容易引發(fā)抑郁癥。
在社會因素方面,老人退休后沒了工作,收入減少,社會交往也減少,而子女往往工作太忙,與父母交流不夠。如果配偶去世,老人則變得更加孤獨。此外,如果老人的直系親屬中有人得焦慮癥、抑郁癥或精神分裂癥,那么老人患老年抑郁癥的幾率也會比正常人更高。
“老年女性尤其容易得抑郁癥”,譚善勇表示,老年女性與男性的發(fā)病率可達到2∶1甚至3∶1,“此外,一些個性相對內(nèi)向、要強、凡事追求完美的老人,也較易患上老年抑郁癥。”
如何早期識別老年抑郁癥?
“目前老年抑郁癥的治療主要有心理和藥物治療兩大措施,但這種疾病關(guān)鍵還在于早期識別、診斷”,譚善勇表示,老年抑郁癥患者主要有七大心理癥狀和兩大軀體癥狀,如果老人出現(xiàn)以下癥狀,并且持續(xù)兩周以上沒有好轉(zhuǎn),應考慮前往心理門診就診。
心理癥狀:
1.核心癥狀:悶悶不樂,老是高興不起來,一天中至少三分之二時間都是這樣。
2.興趣索然,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家人給買了新衣服看也不看一眼,或是以前喜歡打麻將,現(xiàn)在朋友叫他去打也不想去,總覺得生活沒意思。
3.疲乏無力,無精打采。
4.思考問題困難,做決定優(yōu)柔寡斷,行動遲緩,跟往常相比,好像變了一個人,有時甚至一個人發(fā)呆。
5.自我評價降低,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尤其是身患疾病的老人,總覺得自己是家人的累贅。
6.莫名心煩,老是擔心家人的安危,經(jīng)常坐立不安。
7.悲觀厭世,出現(xiàn)輕生想法。
軀體癥狀:
1.消化道癥狀:食欲不振、腹脹或便秘。
2.睡眠不好:經(jīng)常失眠、早醒或入睡困難。
- 上一篇:四個良方讓老人晚年開心
- 下一篇:護理老年人時的幾個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