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qū)一:溺愛是祖輩們的通病
癥狀:
曉強剛4歲,特別能吃,他在幼兒園一頓能吃11個包子,回家還照吃不誤。媽媽無奈向奶奶提議,曉強從幼兒園回來就別給他東西吃了?赡棠陶f,現(xiàn)在家里經(jīng)濟條件這么好,孩子想吃點東西還控制,那不成了舊社會?結(jié)果,在奶奶的溺愛下,曉強現(xiàn)在已經(jīng)45公斤多了,腰圍比媽媽還粗。
有一次,媽媽不讓他再吃巧克力,曉強竟然揮拳向媽媽打去,打得媽媽鼻血直流!兒子一直在看電視,父親讓孩子關(guān)上電視寫作業(yè),孩子沖著父親沒好氣地罵了一句。父親嚴厲批評孩子沒教養(yǎng),奶奶卻在一旁說:“別說了,他比你小時候聰明,你這么大時還不會罵人呢!”
后果:
一些專家將從小在托兒所、幼兒園長大的孩子與祖輩帶大的孩子進行心理比較,發(fā)現(xiàn)他們截然不同。那些在幼兒園長大的小學(xué)生群體意識強,適應(yīng)能力強,社交圈子大,許多事都能自己動手做,膽子大,很小就能橫穿馬路。而由祖輩帶大的學(xué)生則不然,有的二 三年級了,還要老人接送,萬事不能動手,像提書包這樣的事也不想干。碰到問題。稍不如意就哭,就撒嬌,缺乏應(yīng)變能力,不合群。
專家點評:
溺愛是祖輩帶孩子的主要問題。老年人出于對第三代的過分疼愛,常常對孩子百依百順,關(guān)懷備至,所以老人帶大的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也有的老年人對孫輩有求必應(yīng),只要是孫輩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一律給予滿足。這樣的孩子往往霸道,一意孤行。
還有的老年人容易對孩子的缺點“護短”, 與孩子的父母教育方法、教育態(tài)度不一致。之所以產(chǎn)生上面的這幾種情況,主要還是“隔代親”的“親”字泛濫,祖輩對孫輩常常包辦代替一切,有求必應(yīng),缺點包容,錯誤體諒。這樣的教育必然阻礙孩子獨立意識的形成和獨立行為的發(fā)展。
- 上一篇:老人要如何改善失眠?
- 下一篇:老人腰痛怎么辦?如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