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了解到,今年1至6月份,我市辦理再婚登記手續(xù)的共有353對,其中老年人寥寥可數(shù)。
市退休干部單身俱樂部(以下簡稱“俱樂部”)共有成員263人,其中男性54人,女性209人,平均年齡65歲左右。3個多月下來,該俱樂部已有18名成員相互找到了心儀的另一半,處在不同程度的交往中。然而,無論是感情穩(wěn)定者,還是“初”涉愛河者,對于“婚姻登記”這一要事,大部分都以“暫不考慮”或“不準備登記”來回答記者的提問。
對于婚姻登記,到底是單身老人們不想,還是不敢呢?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了一些單身老人的想法,以及他們不愿或不敢進行結婚登記的原因。
子女支持與否,老人最看重
少年夫妻老來伴。記者了解到,不少喪偶老人在經(jīng)歷長時間的孤單后,對尋找另一半有著較為強烈的愿望。但是在他們看來,找老伴首先能得到子女的支持。因為由此引出的許多問題,都會和子女發(fā)生關聯(lián),如結婚后住誰家問題,財產(chǎn)的繼承和分配問題,贍養(yǎng)問題,等等。而基于此,許多子女在老人再婚這一問題上,都不會明確表態(tài),他們既希望父母晚年生活幸福,也希望不要由此引發(fā)更多的煩惱。70多歲的趙先生和女方感情穩(wěn)定,他明確告訴記者:“能結婚是好事,但是我們不打算登記了,彼此都有子女,不想因此給他們帶去麻煩。”
為了更多地讓子女理解父母的心情,“俱樂部”最近擬了《給市退休干部單身俱樂部成員子女的一封信》,其中寫道:“你們是父母心中的好兒女,也是我們的好孩子,父母在俱樂部里品味著你們給予的敬老,娛樂活動的自由,再婚戀愛的自由……讓父母擁有一個最為渴望的歸宿,你們依舊是最為富有的好人。”
社會輿論如何,老人很在意
“城南社區(qū)的一位喪偶老人想找個老伴,但是最后怕遭遇閑言碎語,只得放棄。”七旬老人任正賢說,“要沖破老觀念、老想法,還需要社會上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大家能給予更多理解,相信參加婚姻登記的人也會多起來。畢竟登記過了,就是名正言順的夫妻了。”60多歲的蔣蘭英在采訪中表示。
“我們走在一起主要是為了能夠互相照料、互相慰藉,也希望能讓子女安心工作,但是我們也怕流言蜚語,既傷了子女,也傷了自己,這樣一想就寧愿孤單過老了。”對此有經(jīng)歷的唐大媽感慨頗深。社會輿論如何在某種程度上會造成單身老人對再婚的猶豫。
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記者從市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了解到,到目前為止,從機關、事業(yè)單位退休的已達8000多人,而單身的至少有500多人。“空巢老人”越來越多,老人的心理失調(diào)癥狀也逐漸增多。
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有關人員說,我市從1987年開始就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那時,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shù)為76000人,占全市總人口數(shù)的10.8%。而最新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市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正在加快,截至2008年底,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shù)為130540人,占全市總人口數(shù)的16.06%。
關心老人的生活,關心老人的健康,關心老人的婚姻,已成為當前不容忽視的一個社會問題了,單身老人們需要得到子女以及全社會的關心。
- 上一篇:老年人防眼聾耳花宜喝紫菜蛋湯
- 下一篇:老年人再婚漸漸成為一種時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