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生態(tài)美,人杰地靈氣象新”,在中國長壽之鄉(xiāng)中,廣西巴馬的百歲老人分布率尤其高。在去看望廣西最長壽老人、116歲黃乜依的路上,山間云霧繚繞,猶如仙境。
經(jīng)過2小時的顛簸,記者在巴馬那社鄉(xiāng)勤三屯見到了黃乜依,老人出生于1897年,生育了3子2女,大女兒如今也已80多歲。村主任黃稅對于村中老人的生活習慣了如指掌,在他看來,黃乜依的獨特之處,或許是她平時比較開朗,愛聊天、串門,始終保持積極的生活狀態(tài)。
81歲的女兒黃媽獻和母親生活多年,在她看來,母親的長壽和她堅持勞動有關(guān),“三九寒天,她還非要親手洗衣服,說是‘冬天冷水刺激皮膚,越洗越熱乎’”。行動不便后,黃乜依還開發(fā)了自己的一套養(yǎng)生法:清晨木梳梳頭,早晚拉扯耳垂,中午撐著小凳走一陣。幾年下來,老人越發(fā)精神,頭頂冒出新發(fā),原本半聾的耳朵現(xiàn)在反而聽得清。在她看來,長壽離不開運動,“越是哪不好,越要鍛煉哪。我不怕病,病還要怕我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