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孩子得病,特別是感冒、發(fā)燒后,很多家長期望通過靜脈輸液能夠早些治愈孩子的疾病。那么靜脈輸液真的能縮短感冒、發(fā)燒的過程嗎?靜脈輸液到底能夠解決怎樣的問題?
輸液本身存在弊端
不是所有感冒發(fā)燒都要輸液,輸液本身存在弊端,如果病人都要輸液,過多的病人擠在一起,容易導致病人交叉感染,可能使病情加重。經常輸液也會帶來藥物反應,每次感冒都輸液、吃抗生素,細菌的耐藥性增強,輸液的效果會降低。有些情況不一定要輸液,但在家長的強烈要求下,只好為病人輸液;按照我個人的用藥經驗,只有10~20%的感冒兒童需要輸液。兒童不可多用抗生素,尤其是在感冒前期的2~3天內,醫(yī)生會根據病人的情況開一些中成藥、口服液之類的藥。
醫(yī)務人員提醒一些因沒有做好防范措施而讓孩子患上感冒的家長,切不可貪圖一時的治療效果,急于求成,而要求給孩子輸液。醫(yī)師說,一些家長看不得孩子感冒時哭鬧的難受狀,便要求醫(yī)師給孩子打點滴,以加速治療進程,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她表示,輸液的藥量相對更大一些,而且不經胃腸道吸收直接進入血液,效果可能更明顯。但一旦慣于了這種輸液習慣,以后一感冒就得輸液,長此以往,輸液也難以達到治療效果。而且孩子的腎臟功能發(fā)育還不完全,長期輸液對腎臟還可以造成傷害。醫(yī)師建議孩子感冒做好采用食療或者藥物治療。
- 上一篇:幼兒退燒慎用阿斯匹林
- 下一篇:寶寶鼻塞解決的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