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的一位朋友因為血壓高,便到藥店里去買降壓藥,因降壓心切,便買了3種降壓藥一起吃,誰知沒過幾天他卻得了腦中風,醫(yī)生說是因為他吃降壓藥吃的太多了造成的。
為什么降壓藥吃太多也會得腦中風?
腦中風為中老年人常見病,主要是因為高血壓及腦動脈硬化病所致,但是有時藥物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誘因。根據(jù)中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在服用以下幾類藥物時應特別注意。
降壓類藥物有些中老年人在體檢時發(fā)現(xiàn)血壓升高,便大量服用降壓藥物,甚至多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以求達到快速治愈的目的。其實這種做法很危險,因為人體血壓必須維持在一定的水平,體檢前已長期習慣于在高血壓下維持腦部血液灌流的中老年人,如果在很短時間內通過大量服藥使血壓驟然下降,將會在腦動脈硬化的基礎上發(fā)生腦部供血不足,血流緩慢,血液易于凝聚,很容易誘發(fā)缺血性腦卒中。因此,使用降壓藥物治療高血壓,切不可操之過急,應合理用藥,使血壓逐漸下降至理想水平。
利尿類藥物速尿、雙氫克尿塞等利尿藥主要用于治療各種水腫,直接作用于腎臟,促進電解質和水的排出。若中老年人使用劑量過大,尿液排出增多,易使體內水分大量丟失,血液濃縮,可導致腦血管栓塞。因此,中老年人應慎用。其他如鎮(zhèn)靜催眠藥,服用不當也可引起血壓下降,形成腦血栓;滋補強體藥如人參等,患有高血壓的中老年人長期服用時,有發(fā)生腦血管破裂,造成腦溢血的可能,切不可濫用。
解熱鎮(zhèn)痛類藥物 人在感冒發(fā)熱時,常用此類藥物,特別是高熱病人往往用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退熱。這些藥物均是通過大量散熱而使體溫下降,繼而使人大量出汗,失去水分,尤其是伴有嘔吐、腹瀉的中老年人,發(fā)汗后致使機體嚴重缺水,造成血液濃縮,黏滯性增加,促使血栓形成。因此,中老年人發(fā)熱時,最好不要服用此類藥物,而以物理降溫為好。非用不可時,大量出汗之后,應及時通過飲用糖鹽水或靜脈滴補液等方法補充水分,切不可大意。
- 上一篇:常吃大豆可防中風
- 下一篇:中醫(yī)專家講解中風治療驗方